杭州网讯 杭州海关今日对外公布了浙江省前5个月外贸“成绩单”,前5个月浙江实现外贸总值超1200亿美元,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5月份当月浙江外贸止跌回升,单月进出口额、出口额双双创出年内新高。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浙江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231.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1%,低于全国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进出口值居全国各省市第5位。其中,前5个月浙江省实现外贸出口858.9亿美元,同比增长5.3%,出口值居全国各省市第3位,出口增速在出口值前5位省市(粤苏浙沪鲁)中居广东之后列第2位;实现进口372.5亿美元,同比增长1.4%,低于全国平均增速5.3个百分点,进口值位列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山东之后,居全国各省市第6位。
今年以来,浙江省外贸进出口在1月份和4月份曾出现过负增长。5月份,浙江省外贸实现了止跌回升,实现进出口总值283.3亿美元,同比增长7.6%。283.3亿美元的月度进出口值不但创下了今年以来月度进出口值新高,也成为浙江省历史上第4高位的月度进出口值。其中,出口206亿美元,同比增长9%,创下年内新高的同时,月度出口值创下历史第3高位;进口77.2亿美元,同比增长4.1%。
民营企业依旧领跑,进出口增长较快。前5个月,浙江省民营企业进出口686.8亿美元,同比增长8.5%,高于全省进出口平均增速4.4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5.8%。其中,民营企业出口523.7亿美元,同比增长9.8%,高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1%;进口163亿美元,同比增长4.6%,高于全省进口平均增速3.2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口总值的43.8%。前5个月民营外贸发展优势指数(民营企业进出口发展速度/全省总体进出口发展速度*100)为104.2,较前4个月上升0.8。
受海洋经济、义乌综合监管改革等国家战略的利好影响,舟山、义乌进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宁波、杭州、绍兴和嘉兴等浙江外贸排名前4位的城市进出口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前5个月,舟山和义乌实现进出口60亿美元和16.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3%和21.7%;其中,5月份舟山和义乌进出口13.4亿美元和4.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4%和27.5%。前5个月,宁波、杭州、绍兴和嘉兴分别实现进出口391.4亿美元、252.5亿美元、129.8亿美元和113.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1.9%、3.4%和3.9%,均低于全省外贸进出口4.1%的平均增速。
出口市场方面,受欧元区经济震荡影响,浙江省对欧盟出口大幅下降,前5个月,浙江省对欧盟出口203.1亿美元,同比下降6.4%,其中对欧元区出口148.7亿美元,同比下降10.3%。同一时期,浙江省对美国、东盟和日本出口快速增长。前5个月,浙江省对美国、东盟和日本分别出口149亿美元、63.4亿美元和54.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9%、10.3%和6.8%。
从出口商品构成来看,纺织、服装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表现低迷,家具和塑料制品出口增长较快。前5个月,浙江省出口机电产品375.2亿美元,同比增长6.1%,高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3.7%。同期,浙江省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124.2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出口服装和高新技术产品95.3亿美元和63.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0.01%和0.14%。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浙江省出口机电产品91.5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4.5亿美元,同比增长9.9%。另一方面,浙江省出口家具和塑料制品步伐进一步加快。前5个月,浙江省出口家具和塑料制品37.2亿美元和1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3%和17.6%。
进口市场方面,浙江省自传统贸易伙伴欧盟、美国市场进口大幅下降,自东盟、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的进口快速增长。前5个月,浙江省自欧盟和美国分别进口43.3亿美元和29.7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7.8%和9%。同一时期,浙江省自东盟和澳大利亚分别进口44.9亿美元和19.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45.1%。
从进口商品构成来看,原材料资源性商品进口量大幅增加,进口价格有所下跌。今年前5个月,浙江省累计进口铁矿砂、废金属、初级形状的塑料等20大类原材料资源性商品2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1.1%,高于同期全省进口平均增幅9.7个百分点。数据分析表明,在进口价格走低的情况下,浙江省对这20大类原材料资源性商品进口需求较为旺盛。如,前5个月浙江进口铁矿砂2413万吨,同比增加27.5%,进口均价同比下跌12.7%;进口未锻造的铜及铜材19.4万吨,同比增加70.3%,进口均价同比下跌13.6%。
当前,浙江省外贸发展面临着外部需求疲弱、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难和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等多重压力,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面临严峻考验。对此,海关统计专家建议:一是放眼长远,注重发展后劲,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技术重质量,避免将高精尖产业做成低端的产能过剩产业;二是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支持,支持资金短缺中小企业的产品及技术创新;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对诚信出口企业予以一定倾斜;扩大信用保险应用范围,合理降低信用保险费率。三是建立和完善中介和信息网络服务,加强对企业开拓市场的指导,引导企业加大新兴市场开发力度,深挖俄罗斯、印度、中东、非洲和南美这些有潜力的市场。四是鼓励企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品牌,提升议价能力优势,提高产品出口附加值。五是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进口工作,提高进口便利化水平,拓宽进口渠道,增加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消费品的进口规模,增强稳定进口的能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国内企业“走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