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原创- > -原创新闻
杭州陈文英家庭:爱心公益传递温暖 理解包容诠释幸福
发布时间:2016-11-13 12:57:29 星期日  来源:杭州网

   

    

 
陈文英一家三口

    杭州网讯 “有事去找陈文英!”在小营街道梅花碑社区,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居民嘴里常说得陈文英,现年64岁,家住上城区信余里小区,是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2012年6月,陈文英作为梅花碑社区的支部书记,在“红巷精神”的鼓舞下,与社区内数十名党员共同成立了“陈文英网格工作室”。利用各自的一技之长,为社区居民提供“零距离”即时服务。工作室成立3年多来,为2400余人次的居民提供公益服务,问题解决率达95.03%。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是的,那就是付出。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她几乎是24小时处于待机状态,365天全年无休。哪家漏水了、停电了,哪家有家庭纠纷了,哪家老人需要临时照顾等等问题,都会来找这位义务管理社区事务的热心“马大嫂”,而陈文英总会帮着妥妥地解决。

    同时,作为社区的一名巾帼志愿者,她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指导、五水共治河道监督、敬老慰问演出、文明引导等公益活动,每天的公益日程都安排的满满的。

    虽然陈文英整天忙着社区的公益工作,可家里的小日子还是过得红红火火,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居的羡慕和称赞。问起秘诀,陈文英就会很自豪的夸赞自己的“贤内助”——丈夫傅庆林和体贴的“小棉袄”——女儿傅芸。

    “贤内助”——丈夫傅庆林

    陈文英和丈夫傅庆林结婚已有38个年头,两夫妻结婚到现在,几乎没红过脸。熟知妻子脾气的傅庆林,虽然心疼妻子,担心妻子的身体,可是看到许多有困难的居民在陈文英的帮助下笑逐颜开的时候,他觉得他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由于陈文英平时工作太忙,所以他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特别是烧得那一手好菜,让妻子和女儿在吃到嘴里都是满满的幸福。

    除此之外,傅庆林还力所能及的帮助妻子开展公益工作。用傅庆林的话来说:能帮的帮,帮不了的事情就做妻子坚强的后盾。2014年11月,信余里小区地下停车库水管爆裂,陈文英带头组织了楼道内的多名志愿者承担起义务抽水员的工作。丈夫傅庆林得知情况后,第一个报名参加。11月的天气有些寒冷,可是傅庆林却是毫不犹豫第一个趟到冰冷的水里的人……

    2015年8月12日晚上,家住斗富二桥的朱大姐和丈夫吵得不可开交,找到陈文英来调解。傅庆林按照经验判断,没有2个小时,妻子是回不来的。于是就准备了冰镇银耳羹给妻子做夜宵,同时泡好了清火茶,留了字条。晚上11点多,陈文英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3个多小时的调解,使她的嗓子都有些沙哑。当他看到丈夫准备的点心和凉茶,她的眼眶湿润了。的确,如果没有丈夫的包容、理解和默默支持,陈文英怎么可能把工作室做得那么出色,怎么能赢得那么多老百姓的好口碑。

    体贴的“小棉袄”——女儿傅芸

    傅芸,陈文英和傅庆林的爱情结晶,也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起初,傅芸因为心疼母亲,曾经极力反对她成立工作室,可最终还是拗不过母亲,同意她做起了热爱的公益事业。

    2013年的中秋节,大家都在家开开心心的吃着团圆饭,可是母亲还没吃上几口,就放下碗筷冲冲离开了。傅芸的心里着实委屈,平时母亲忙就算了,连这样的特殊日子也不能一家团圆,闷闷不乐的吃完了这顿饭。后来她才知道,中秋节当天,社区里的独居老人杜奶奶忽然摔倒,母亲急着送老人去医院,所以来不及说明情况就赶去老人家里了。

    傅芸慢慢理解母亲为什么那么执着了,因为当她和母亲走在路上的时候,都会有居民跑过来感谢母亲的付出。那时候,她的心里充满了自豪。母亲为了公益,牺牲了很多,如果连女儿都不能理解,母亲会多么难受,自己应该为母亲点个赞才对。

    此后,傅芸特别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因为难得,所以特别珍贵,自己一定要好好守住这份幸福。她时不时的给母亲买点补品,希望母亲身体棒棒地去工作;母亲忙不过来的时候,她还主动帮母亲完成一些电脑、文字工作;不仅如此,她还特别想为母亲做些特殊的事情,作为一名出色的服装设计师,她酝酿着……

    由于陈文英的热心和付出,荣获了上城区第二届最美邻里的称号;由于家庭和睦,陈文英家庭荣获了2014年杭州市和谐家庭的称号。在颁奖现场,陈文英所穿着的服装,就是由女儿精心设计的。看着母亲美美的样子,傅芸心里说不出的开心。

作者:记者 余琼雅  编辑:吴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