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省社会舆情年度报告发布会。
杭州网讯 2015年,在我们还未来得及作出总结的时候,竟已开始远去!在过去的2015年,作为浙江人的你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吗?对自己居住的环境感到安全吗?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自信吗?收入越高的人越幸福吗?
1月13日,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在“砥砺前行看浙江”——2015年浙江省社会舆情年度报告发布会上,用数据说话,作出对浙江2015的总结性回答。
相关与会专家、学者以全省2500个有效受访对象为研究样本,从浙江民众的价值认同、信心指数、信任状况、安全感受、生活感受等五个方面深入、全面解读浙江2015年社会舆情情况。
整体表现良好稳定上升
报告数据显示,无论是社会认同指数、居民信心指数、社会信任状况、还是生活感受指数、生活感受指数等,在2015年均呈现上升态势。例如,我省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程度答复提升,公众知晓率为73.0%,比2014年(61.1%)上升近12个百分点。社会公众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也有较高的安全感,相关肯定性评价达到98.1%,仅有1.9%的受访者给予差评。
幸福指数依然未满格
虽然整体表现良好,各项综合指数均有上升。但在一些具体的点上,还存在“木桶短板”现象。
2015年,浙江省居民人际关系信任指数明显下降,尤其是对陌生人、失业(无业)群体,有较强的不信任感。面对陌生人,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害怕自己上当受骗。随着社会加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推进,外来人口将成为城市发展主力,但不可以摧毁人际信任为代价。
同样,在社会公众的安全感上,虽然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公众对我省食品(下降1.0%)、药品(下降(2.1%))、生态安全(下降1.4%)等的安全感指数均有所下降。课题组首席专家吴伟强指出,这就是说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受到公众关注,且呈现关注度高,认同度低的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不然可能成为舆情雷区。
特殊群体状态需关注
数据分析发现,在2015年,压力感群体最强的依然是中青年。在统计“是不是比较累”时,30~39岁的人群有65.1%的选择了“是”,而40~49岁的有63.6%的人选择了“是”。在这些压力来源中,家庭压力居首:买不起房、孩子读书压力大、收入低是三个主要问题,也是一直延续的问题。
“富裕焦虑”可能成为常态。“生活感受”课题组许伟杰副教授在他的专题发言中指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越是高学历、收入较高的人,对生活满意度反而较低。
例如,对于家庭收入完全满意的研究生以上学历群体,仅占17.1%,远低于平均满意值29.9%。而在“平时休息的够不够上”,20万以上年收入的群体有50.9%的回答“够”,而相对低收入群体中有718%的表示“够”;在“和别人发生小摩擦会不会发火”选项中,高收入人小群选择“不会”的为66.7%,低于所有收入人群均值71.8%。这说明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的人,对生活水平期待也越高,心理压力和焦虑反而高于相对低学历、低收入群体。
杭州整体表现居中
作为省会城市杭州,在各项指数上,变现相对居中、甚至靠后,需引起关注。例如全省各地经济发展信心指数,温州、杭州、台州位于倒数前三。杭州整体公众信任指数(包括对政府、熟人、陌生人、网络和社会组织信任)也处于较为靠后的位置。在居民的安全感评分上,杭州、宁波、温州作为我省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排名靠前的三个城市,得分相对落后,尤其对生态安全问题,杭州得分最低。
相关与会专家表示,在过去的2015年,杭州市政府做了很多实事,但仍不可自满,需关注居民舆情态势,继续完善。尤其是在G20即将召开的2016,伴随着人口扩大、人口增加而来的各种“大城市病”要解决好,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关系居民社会安全的供需关系要处理好。
数据看浙江2015,各项综合指数稳定上升,可喜可贺;数据细分,仍有不完善之处,2016,仍需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