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线
回到23路的走向上来,这是一条典型的斜线——它整体呈南北走向,但却经常转弯。
23路最早的走向是从拱宸桥地区出来后,从上塘路右转进大关路,在吸纳了长乐路周边住宅的客流后,左转进和睦路。这一段和睦路虽然路幅不宽,但客流却异常丰富,沿线居民对23路的到来自然是非常欢迎的,要知道,杨家门、贾家弄的居民原本只能走到莫干山路和湖墅北路上去坐车,现在23路虽然不能到武林门、湖滨一带,但公交车通到自己家门口,怎能不欢迎?从和睦路出来后,23路左转进入莫干山路主干道,打索桥、石灰桥两站在为23路带来换乘的同时,也得到了不少沿线居民前往黄龙商圈和老文教区的客流。沿莫干山路一段直行后,23路右转进入文二路,停靠文二路口这个大站后,迅速左转进入保俶北路,虽说保俶北路一面是河,但保俶北路原来只有一条25路经过,公交线路不如周边其他道路来得发达,23路在此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之后,23路来到天目山路右转,沿线的浙大西溪校区、黄龙洞和庆丰村这三站路又为23路带来第三次大换乘。
之前的23路,不断转弯,将原本无法联系到一起的道路连成一线,带给乘客是便利的换乘条件和快捷的出行。此外,23路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途经的老居住区多(拱宸桥、大关桥、杨家门),加上直达黄龙洞风景区的优势,成了老年人喜爱的线路。23路没过多久便提早了首班时间,因为老年朋友们去黄龙洞晨练。
“斜线”的优势给23路带来了还算滋润的高峰客流,这条线路一度还使用过几台171,也增放过拱北小区到文二路口的区间车,这个区间在晚高峰期间能带走文二路和莫干山路上不少留站的乘客。总之,那时候的23路客流不算太大,但也算过得去,班次不算太密但又可以接受。
随着杭州交通环境的不断恶化,23路沿线也不断路阻,原本还算过得去的发车间隔因为路堵变得让人等得有些心碎了。经过几次道路工程后,23路在调整了几次走向后,客流也变得大不如前:
2004年10月,文二路和文三路搞单行线行驶,加上莫干山路开始三口五路整治,23路既是临时又是永久地改走莫干山路、文一路、保俶北路行驶,23路改走的这段文一路上根本没有可停靠的站点,这一改除了增加了少得有限的北面下宁桥这点客流外,还改掉了石灰桥和文二路口这两个大换乘点。
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和睦路也变得越发狭小,加上莫干山路和睦路口信号灯的先天不全,23路在经历了三口五路整治后,先是被迫变成单向经过杨家门、贾家弄(拱北小区开往黄龙体育中心方向改走了大关路、莫干山路)。没过几个月,23路又改为双向走莫干山路、大关路,和睦路的居民又不得不重新回到了步行坐车的老日子,原本在和睦路沿线乘坐23路换乘别的线路的乘客一下子没有了。
2006年9月,为了填补“呼声较高”的丽水路的公交空白,23路舍小家为大家,调整为经湖州街、金华路、温州路、丽水路、大关路行驶。23路用自身的行动方便了丽水路沿线零星居民的出行,方便了市民饱览沧桑的古运河,但也失去了金华路上的老乘客以及上塘路口这个换乘站。
从线路开通起就一直陪伴23路的道依茨、小风圣、黄海DD6102、长江海豚车、黄海DD6103S08已完成了历史使命,今天我们共同迎来了23路崭新的天然气客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