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社会评价意见是很重要的一种民意渠道。杭州是国内最早开展群众评议政府工作的城市之一,自2000年首次开展“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即社会评价至今,已整整坚持了12年。
今年,杭州市考评办公布了涉及教育、卫生、城管等多个职能部门的20条跟踪督办社会评价意见整改目标,要求各职能部门“眼睛向下”开展自查整改工作。杭州网和杭州市考评办独家合作,推出系列报道,用媒体的力量跟踪监督各职能部门的整改情况,以共同努力破解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意见内容:审批部门信息资源不共享,同一份材料需要复印多套,给企业增加麻烦,而且不低碳。
牵头责任单位: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
杭州网讯 “现在只要工作人员点点鼠标,以前办好的那些批文材料就调出来了,往下走流程时很多批文都不用重复复印,真是太省事了。”9月8日上午,上城区危改房改善指挥部工作人员斯洪明笑着告诉记者,为项目办理审批工作以来,今天是最轻松的一天。
这个“轻松”,不仅指心理上的,也有身体上的。这一天,正是杭州行政服务中心“批文入库,资料共享”工作试运行的第一天。
一个项目审批下来,材料足足二十斤
在中国,无纸化办公早就已经普及,但在程序繁复的项目审批中,似乎只有看到实实在在的“文件”,经办部门在盖章时才能“气定神闲”。
据记者了解,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从投资主体确定到竣工验收完成,需要历经8个阶段20个环节, 239个审批服务事项(包含固定资产及工商、经贸一条龙中的部分事项)。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复提交:委托人身份证明(身份证复印件)58次、各类立项批复共61次、企业营业执照29次、初步设计批复26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6次等。
斯洪明回忆起办理南星小区危改重建项目的经过:从开始选址、项目建议书批复,到初步设计方案出炉、施工图纸做好,再到交警、卫生、消防、规划局、建委等十多家单位过一遍,最后征求各部门意见后再进行调整……“每个流程中要复印的资料,加上各种设计图本,一个项目足有十几二十斤的材料。”斯洪明说,“那一大套一大套的材料就摞在各个处室,看看都吓人,要想找个具体的文件,简直是大海捞针。”
斯洪明告诉记者,由于各部门间资料共享程度低,之前在办理流程中已经递交过的资料,以及在后续审批中要求提供的前置审批部门出具的批复意见,全部都需要业主提供,万一遇上批复意见遗失等情况,还得先去补办前置审批的相关批复,才能继续办理后续审批,稍有疏忽,大半年的忙活都可能前功尽弃了。“这个工作做几年,连男人的心都细得可以做针线活了。”斯洪明有些哭笑不得。
批文提交一次,14个部门都能共享
杭州市考评办对市直单位2011年度的考评中“审批部门信息资源不共享,同一份材料需复印多套,给企业增加麻烦,而且不低碳”位列公共服务突出问题的首位。
对此,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将这项工作定为今年的创新项目,在进驻“杭州行政服务中心”的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相关的部门中,选出了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建委等14个审批部门的34种批文、批复、证照类资料,作为第一批共享资料,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审批系统的“批文共享库”。
也就是说,这些入库的批文资料上传一次,这14个部门只要通过授权权限, 后续审批时需要查看时,可以随时调出。
在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了这个“杭州市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每个项目在办理时,都能获得一个类似身份证明的“项目编码”, 针对各部门出具的批文、批复、证照类等资料,需作为后续报件资料重复递交复印件的,工作人员均通过文件扫描方式实现批文入库。此后关于该项目的入库批文资料、都会汇总到这个项目编码下面,鼠标一点,菜单里全部清清楚楚。
“我们会对所有入库批文资料的上传、下载、查阅等进行留痕管理,以确保使用安全。”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林澎说,
通过这样,进一步实现信息共享,减少重复递交,使申请人从准备大量报件资料,多部门重复报送中解放出来,“审批难、审批繁”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按照市行政服务中心2011年的项目数量计算,此次率先实现“批文入库”后的市发改委仅各类立项文件,每年大约可为业主减少重复递交及复印次数6万余次。同时,今年,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将“批文入库”列入窗口考核目标,对确定入库的批文、资料做到100%入库,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便利。
10月8日,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批文入库,资料共享”系统将会正式运行。
目前,“2012年市考评办跟踪督办社会评价意见整改目标”正在杭州网公开接受评议,如果您对杭州市投资项目审批有任何意见建议,都可以登录评议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