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视频回放
仲向平讲座:西湖、名人、故居
观众全神贯注,非常入神。
如今的刘庄(西湖国宾馆)
坚匏别墅:西湖边仅存的3D园林(图片提供:仲向平)
杭州网讯 北山路是时尚的,她又是传统的。一边是2012年的车水马龙,另一边,则是100年前静好雅致的岁月。
8月28日上午,《名人讲堂》在北山街著名的老别墅——新新饭店内开讲,百余位听众在杭州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老房子研究专家仲向平的带领下,重走这条在山水环抱中的老街。
3000米,从东到西,数不尽的伟人英烈、才子佳人,道不尽雕栏画栋间的美丽与哀愁。
仲向平说,北山街是杭州最精华的所在。当历史已经湮没,房子还在说话。
湘人毛泽东:直叫杭州做故乡
讲西湖边的老房子,领袖人物是撇不开的一个话题,被称作“西湖第一名园”的刘庄,因为与毛泽东的一段渊源,变得更受瞩目。
去年,经浙江省党史办权威发布,毛泽东一生中曾53次来杭州,在西湖工作、生活了800多个日日夜夜,他将西湖视为他在湖南、北京之外的第三个家,有时一年要来几次,有时一住就是半年,刘庄园内还保存有毛泽东当年读书处、采茶处等建筑。
在西湖,毛泽东最喜欢的住所,就是刘庄。1953年,毛泽东在刘庄起草了中国第一部宪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每到杭州,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又到家了!
期间,葛岭路30号(现在的北山街84号,汤恩伯故居)短暂成为毛泽东的临时办公室。每天下午3点,车从刘庄开出,毛泽东到办公室工作读书,直至第二天太阳初升,阳光并不刺眼时,再回刘庄休息。
然而,1959年之后,毛泽东的步子,竟一次也没有迈进刘庄的大门,而是辗转去了汪庄。
那时,刘庄已经很是破旧,抗美援朝胜利后,为了改善毛泽东的住宿条件,修缮改建刘庄的工程悄然进行,一年不到,刘庄就变成了一个美轮美奂的中式园林,同时将康庄、杨庄、李庄等五大庄园合并,成了现在西湖国宾馆的规模。
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却为了修建一栋房子大兴土木,这让毛泽东非常生气,扔下一句:这么漂亮,我不住,你们住吧!随之拂袖而去。当天,他就搬到汪庄,再没有在刘庄住过一夜。
在杭州,毛泽东踏遍了西湖的山山水水,他横跨钱塘江、游西湖;他爬山,从不走有游步道的山路,身后跟着警卫员,提着小凳子、水壶,经常是四五个人行走荒山野岭,在路边抽烟、歇息。
透过那些斑驳泛黄的照片,可以感受到这位伟人,是在从自由审美的角度,热爱着西湖,享受着这片远离纷争的秀美山湖。
坚匏别墅:西湖边仅存的山地园林
这是个连名字都会被人念错的老房子。北山路32号,宝石山脚,隐匿在一段高高的白墙后边,就算天天经过这里的居民,也对她的历史一脸茫然。
这里的主人,是湖州南浔江南首富刘氏,清末民初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在上海,刘氏家族开创了地产行业的半壁江山,如今人们看到的上海石库门、花园洋房都带有浓重的刘家印记。
杭州北山街上的别墅,有一半都是刘家的产业。
俞平伯写过一篇文章《坚匏别墅的碧桃与枫叶》,他形容这里“山桃妖娆,杏花娇怯,海棠柔媚,樱花韶秀,千叶桃禣丽。”
从清朝末年,到1935年,坚匏别墅的建造史整整持续了23年,成为第一个中西合璧的别墅。虽然早已不似俞平伯文中那般景色,但仍能从一扇窗、一块石、一座亭,看出这座“小刘庄”当年之盛景。
她门口的古井,用汉白玉雕制而成;养鱼的池塘,是天然形成;园中那座小亭,因为与西泠遥遥相对,被唤作“东泠”;在小小的院落中,嵌着一汪碧水,塘中养莲,从而诞生个别名,叫“小莲庄”。
因依山而建,亭台楼阁保存完好,可以和苏州园林相媲美,是杭州仅存的山地园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