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电视上的“和事佬”,是百姓熟知的“明星”法官。
编者按:从2003年开始,杭州市连续9年评选表彰“十佳公务员(工作者)”,这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锐意进取、作风务实、勤奋工作、业绩突出的公务员(工作者),展现了杭城公务员队伍的良好形象。从6月中旬开始,本网从历年的“十佳公务员(工作者)”中选取了20位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公务员进行逐一采访。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是当代公务员中的典范。
杭州网讯 粉红,给人以温暖与放松。走进朱学军法官调解工作室,T形暖色调调解桌有绿色植物作衬,若非亲身感受,很难相信这是一位法官主持调解的地方。
朱学军,杭州市民熟悉的“金牌和事佬”,初次见面,相信任谁也无法把他与“法官”联想在一起。人们往往习惯用“铁面”来形容法官,无情、高高在上似乎是这一职业的代名词。然而我眼前的朱学军,温柔中带着刚性,直率却不失幽默。
工作室成立之初遭怀疑
判决与调解都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然而在哪种方式更利于化解矛盾的选择题面前,朱学军优先选择了后者。
2009年3月,朱学军法官调解工作室正式成立。朱学军说,工作室成立之初,也有人对它未来的发展抱着怀疑态度。“我当时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工作室往后的路会是怎么样。但三年下来,工作室在江干区甚至杭州市也算小有名气了,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其实朱学军的知名度远比他表述的要高得多,因为在电视上,他还是深受百姓欢迎的和事佬。数年时间里,浙江省(市)十佳“调解能手”、杭州市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杭州市劳动模范… …满墙的荣誉就是他深入民心的最好证明。
用方言推动调解
据了解,调解工作室成立至今,共结案2719件,接待调解咨询7624人次。记者估算了一下,平均每天至少结案2件。
在朱学军看来,无论是工作室的影响力辐射省内外,还是个人形象被观众所熟知,每一个成就都与他超强的解说力相关。
“法律条文太抽象太生硬了,普通百姓很难真正理解。而我在调解过程中,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可能这也是调解成功率较高原因之一。”
然而朱学军善于沟通绝不仅仅表现在转换表达语言上,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朱学军模仿能力很强,目前他已掌握了上海话、绍兴话、宁波话、粤语等多门方言。
“我在审案过程中,发现用当事人的家乡话与其交流,很多时候可以让调解顺利结束。看在我是老乡的份上,会增加亲近感和信访感。当然,我提出来的调解方案绝对是公平公正的。”朱学军认真地说道。
把工作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既要在法庭上一锤定音,又要忙于工作室矛盾纠纷调解,还要为电视栏目“和事佬”当民间调解员,朱学军的生活只能用“忙”字来形容。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朱学军还坚持用业余时间写博客、发微博。记者随意逛了逛,里面内容不是法庭笔记,就是案例分析。
“在浩瀚的法律世界里,常有两样东西激励我勇往直前:一是每一缕阳光下那熠熠生辉的天平;一是每一枚法徽后那为了正义而勃跳的心灵。”朱学军始终这样警醒着自己。
相关专题:
“十佳公务员(工作者)”先进事迹宣传宣讲活动
相关报道:
用智慧守护百姓安宁——记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南星派出所水澄桥社区民警胡月通
不平凡的平凡人 小事当成大事做——记杭州市委组织部干部综合处调研员时杭生
善良的“恶人”——记杭州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刘雄伟
人性化执法赢赞誉——记原杭州市工商局西湖分局文新工商所所长楼稼红
田间地头送点子 村民吃下“定心丸”——记临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董文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