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网议事厅热点热议:“医术VS心术”——医患沟通那些事儿(一)
杭网议事厅热点热议:“医术VS心术”——医患沟通那些事儿(二)
》》点击进入专题参与讨论和调查
这段时间,国内首部反映医疗环境现状的电视剧《心术》在各大卫视热播,医患关系再次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今天上午,“杭网议事厅”邀请了医患关系中的几个重要角色,和网友们一同来讨论看上去已经“剑拔弩张”的医患关系。
网友“石中刃”:术前谈话就像听恐怖小说
前来参加节目的网友代表“石中刃”首先“开炮”,表示最近自己也在看《心术》,电视剧总体还是不错的,既然是电视剧、总会有艺术创作的需要,难免会有点艺术加工的痕迹,好的太好,恶的太恶,有点黑色幽默。她觉得剧中的情节也算是比较真实地揭开了一些平时难以接触到的医生、护士的具体工作生活状况。
“石中刃”结合自己的就医经历,就手术前的谈话的内容发表了自己的感受,跟《心术》电视剧里一样,按规定医生也把她带到会议室做术前谈话,那些术前谈话内容很惊心,麻醉导致的后遗症、术后感染的风险直至死亡,各种恐怖的意外足以吓退胆小的。
“石中刃”说:“虽然事前知道自己要进行的手术并不复杂,也算是常规手术,但还是听得手心冒汗,浑身哆嗦。好在自己用坚强的毅力勇敢挺住了。不过当时也很郁闷那些免责的条件,感觉手术一旦失败大部分都是患者自身条件差活该倒霉,签字的时候仿佛在签生死文书。”
医生陈作兵:医护人员更多地要注入人文关怀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陈作兵表示,网友提的问题很具有代表性,如何让病人既能了解手术的风险,又更人性化地让当事人接受谈话内容,是体现一个医生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
《心术》中的两种不同的术前谈话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谁对谁错,因为让病人了解手术风险是医生必须履行的义务。但如何履行就有很多种方法,陈作兵说,在自己平时教育学生的时候也时常举例子,工程师修理的是机器,医生修理的是人,人和机器最大的不同是存在感情,不同对象就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把握患者的心理特点,所以医生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多要注入的是人文关怀。
一个好医生也有几个层面,最基本的就是治病救人,进一层就是体现人文关怀,最高层次的是进入他的灵魂。陈主任表示他经常让学生思考,当医生做简单的治病救人,把所有的规则、医学的规范都这样机械地说出来,还是能够逐步的提升自己的层次,如果医生都向着最高层次进入患者的灵魂来努力,医患之间的不信任、不和谐就可能迎刃而解。
卫生局张莹尹:杭州医改重点 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发展
杭州市卫生局医政处副处长张莹尹表示,很多医患之间的矛盾的根源,其实都聚焦到了医疗体制上,医疗体制的改革这几年一直是各级政府着力想做好的一件事。
医改用通俗的话来将就是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作为卫生行政部门来说,判断医改成败的基本指标是,是否实现了降低药品收入的比例、降低住院、门诊病人的均次费用;适度提高医疗技术的服务价格,今年4月15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药品零差率销售”在富阳进行试点,下一步6月1日临安也将进行试点,为的就是破解诟病半个多世纪的“医药养医”模式。
杭州今年医改工作的重点,就是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发展,以药品零差率作为切入点市级医院逐步取消医药养医的格局,从医院的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设施设备的更新,完善基层医院的帮扶机制等方面,进行适合杭州模式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