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统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杰。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活动现场。
杭州网讯 “过去五年,浙江的经济发展如何,老百姓的收入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城乡收入差距有无发生变化……”在省十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过去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了老百姓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今天上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浙江在2006年到2011年这五年里,全省生产总值(GDP)从15718亿元增加到32000亿元,增加了一倍;民营经济增加值从9899亿元增加到了19840亿元,翻了一番;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也进一步缩小。
全省GDP持续稳定增长 总量居全国第四位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浙江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2011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GDP)达32000亿元,叫2006年的15718亿元,增加了一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9%,GDP总量继续列广东、江苏、山东之后居全国第四位。
其中,人均GDP为58665元,约合9083美元,列天津、上海、北京、江苏之后居全国第五位,五年年均增长9.1%。
与此同时,地方财政和企业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5925和3151亿元,年均增长18.2%和19.4%;地方财政支出年均增长21.2%,重点加大对民生的投入。
“连续五年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有力地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和民生改善。”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王杰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民营经济增长五年翻一番 年均增长率14.9%
“无论是民营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浙江都是最典型、最活跃的省份。”王杰告诉记者,从2006年到2011年这五年里,浙江民营经济增加值从9899亿元增加到了19840亿元,五年翻一番,年均增长率14.9%(按现价计算),占GDP的比重稳定在61%—62.2%之间。
其中,2011年,浙江民间投资8563亿元,比2006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3%,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由2006年的53%提高到59.9%。其中,私营个体投资3843亿元,占26.9%。民营经济在促进生产、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年,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达428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1.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06年的37.2%上升到39.4%。民营企业出口1299亿美元,居全国第二位,比2006年增长1.9倍,五年年均增长23.5%,占出口总额比重由2006年的44.9%上升到60.1%。
另外,民营经济上交税收占全部税收收入的45%左右。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75%左右,比2006年提高6个百分点。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过去五年,浙江还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化城市建设,使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2011年,全省城市化率为62.3%,比2006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仅2011年,共投入资金126亿元,对228个乡镇展开了整治,完成环境治理村3100个,累计80%以上行政村得到政治。
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也从2006年的2.49∶1缩小到2011年的2.3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速比城镇居民高0.8个百分点。
五年来,全省还加快了海岛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以衢州、丽水和舟山为例,三市的GDP年均增长分别为13.1%、12.5%和13%,均高于全省同期平均增速。
同时,根据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参阅材料《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测算,2011年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96.6%。其中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由2006年的69.1%提高到2010年的87.3%,居全国各省市区第四位,省区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