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荪教授曾为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把脉
杭州网讯 在漫漫中医发展史上,杨继荪教授无疑是一颗璀灿的明珠。作为全国首批五百名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现代著名中医内科临床学家的他,从医60余年,博采精思,深究各家学说,取诸家之长,继承先贤而不断创新,学验俱丰,医理并茂,在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诊疗、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月30日是杨老诞辰100周年,浙江省中医界在浙江省中医院举行隆重纪念活动,深切缅怀这位泰斗级名医。杨继荪教授作为全国首批五百名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现代著名中医内科临床学家,从医六十余年,在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诊疗、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复方板蓝根冲剂、清热止咳糖浆配方均出自杨老之手
在学术上,杨老认为,中医治病,贵在辨证,而辨证之关键,在于掌握疾病的性质和临床演变规律。立方下药,有的放矢。
治病过程中,“熔伤寒、温病于一炉,集各家之长而活用,师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是他的风格。临床辨证中,他十分注重“审症求因,治病求本”。
在医疗实践中,杨老十分重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倡导用先进科学技术仪器武装中医,他认为,许多疾病只有明确诊断,才能采取正确无误的治疗。
杨老认为,中医中药唇齿相依,中药剂型改革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积极把研究成果转化成临床药物。他在兼任杭州胡庆余堂药厂和杭州天目山药厂等单位顾问时,建议并指导药厂将传统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剂型成功改革为“杞菊地黄口服液”。他还无偿将治疗支气管炎、糖尿病验方提供给杭州天目山药厂、杭州第二中药厂,并指导他们制成了“复方淡竹沥”、“养阴降糖片”等中成药。
现在药店里常见的止咳药“复方淡竹沥”和“清热止咳糖浆”,治疗偏头痛的“头痛灵”,也是根据杨老的验方研发而成。
膏方创始人徐志瑛缅怀恩师:他是一个心比天宽的人,对待病人一视同仁
在中医药教学工作方面,杨老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医教合一,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杨老治学谨严有序,推崇求实精神,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1983年冬天,浙江省的第一张膏方,是徐志瑛教授在杨老的指导下开出的。当时,这一帖膏方大约200元,可以让患者吃上三个月。第一年,来开膏方的只有三四十人,第二年就增加到了300多人,大多是患有气管炎的老病人。徐志瑛教授说,一直到现在,她给人开膏方,还是要对症下药,这是她在恩师的指导下秉承的原则。
杨老培养的学者、专家及学生在各自领域均取得成就,葛琳仪、徐志瑛、潘智敏、裘昌林、宋康、罗秀素和蔡宛如,都是国家级或省级名中医。
杨老总是要求医生们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对中医要继承又要创新,希望“青出于蓝”,希望学生们博览求深,学以致用,做医生要对患者负责。
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大流行,引发了浙江肝炎爆发,老百姓对肝炎的蔓延态势惶恐不安,连医院也专门划出隔离病房。而杨老家,经常有肝炎病人请杨老看病,杨老照样给他们号脉看诊。
徐志瑛教授说,杨老是一个心比天宽的人,最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对待病人要官民一致,朝野一致,认识与不认识都要一视同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