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12月26日,“交杯幻盏”第四届都市陶舍千杯展在快意空间开展。转眼已行至第四年,“遇见千杯,就是圣诞”,已悄然成为一个符号。互联网时代,尤其在杭州生活文化品质之城的持续建设中,千杯展正致力于成为一道新的城市风景。
本届展览汇聚了中国、日本、美国、丹麦、荷兰等国内外108位艺术家的作品。国外艺术家,跨界艺术家,自由艺术家,学院派艺术家,创作者虽姿态万千,却对形态多变、创作多元的杯子情有独钟。
展览中,丹麦皇家学院毕业的Agnes Fries,将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与陶瓷结合,创作了中国元素十足的十二生肖杯;荷兰陶艺家、设计师Carola Zee的创作,兼具设计感和陶艺气息,对釉、胎二色搭配和比例有独特见地。英籍日本陶艺家Takeshi Yasuda制作的青白瓷,不同于中国人熟悉的器型,且每一件不尽相同。
汝瓷釉上彩绘延续了往届的中国画、书法与陶瓷跨界的合作理念,将彩绘器物再次推上高点。郭晓芳的《暖日和风香不尽》马蹄尊,刘正的彩绘壶新题材《济公》、《春寒》,张铨的《虫蚀》茶叶罐,陈超历的《春》等彩绘作品,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
学院派陶艺作品,以独特的造型、釉色、技艺等细节打动观者。李海霖的《迹》系列手杯,泥料、釉色、造型上都“特立独行”;汤忠仁作品《哥窑八方盏》、《灰青小罐》将学院派的审美和龙泉窑的特色完美结合;来自台湾的张清渊教授,将器物表面的纵横肌理拉伸感、窑变志野绞胎混杂的美感,表现地淋漓尽致。
杯子,虽是小物,却是日日之用器。它不但是艺术家玩趣的表达,也是使用者的个人风格体现。千杯展的意义在于人们关注杯子之美,如同关注自己的言行。如刘正所言:“千杯展”之功,即是以杯子这样一个小而轻微之物,为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构建设立了一个最基础,最易行,也最广泛的起点,也为关注生活之美的观众,开辟了一个最具共性的讨论话题。
此外,“一炉江湖——我与杯子的故事”交流会将呈现特邀嘉宾的收藏级作品展示,涉及材料延伸、古董、特殊工艺等——中国某时代的杯子、日本民艺陶瓷杯、柴烧杯、当代杯子、诗人眼中的杯子……他们将携心爱之杯,讲述“它们”的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