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前不久,杭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出炉了杭州版的“杭法十条”。作为“杭改十条”的姊妹篇,“杭法十条”为杭州全面深化法治杭州建设指明了方向。
“杭法十条”将如何推进杭州法治建设的步伐?又会如何影响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对此,杭州网邀请到了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路江通、杭州市人大代表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张永谊、市人大代表樊德珠,为我们详细解读“杭法十条”。
“依法治市”打造“法治杭州”升级版
正如意大利学者那塔利诺•伊尔蒂所言:“安全的感觉来自于社会深层次的结构。”在张永谊眼中,当一个社会处在转型期时,在当下社会能够寻求到最广泛认同的“一种安全的感觉”,来自“法律”。 “我个人认为只有法律,通过依法治国,依法治市,让我们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张永谊说。
在普通老百姓眼中,谈及“法治”可能还停留在如何“守法”这一概念上。随着“依法治国”、“依法治市”被不断提及,张永谊认为,这个略显陌生的词汇,将随着城市改革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贴近。
张永谊表示,“杭法十条”提出要在“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上”走在前列,打造“法治杭州”升级版,“立法在“杭法十条”里占据重要意义。”
“关于立法我们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科学立法,一个是民主立法。其中,科学立法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立法机制,使立法的定制过程要一系列科学程序。民主性则体现在立法过程,老百姓及利益相关方,能够在整个立法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各方观点充分的‘博弈’,最终形成法条。” 张永谊表示。
渠道畅通 建立立法基层联系点
目前,杭州市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共有80多个,涉及到教育、医疗、环境等多个方面,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立法工作者,路江通介绍说,今年杭州人大常委会正式立法就有13个项目,“数量多,难度大,如对信息经济、智慧经济的立法,在全国都属于首次。这个法如何立?‘杭法十条’的提出,对我们立法工作者的要求也更高。”
谈及如何看待“杭法十条”提到要“推进科学民主立法”, 路江通认为,“从法角度上来讲,提高立法质量,重要环节是可操作性,可实施性。老百姓要能看得懂,能解决问题,要做的下去,这是‘好法’。”路江通举例说道,“在制度建设上,今年会考虑建立制定立法听证规则,通过立法基层联系点的建立,扩展征求民主意见的渠道。”
张永谊认为,推进科学民主立法,关键是建立立法议案提出的科学性,体现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立法。
比如,民主吸纳各方意见的过程,对立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去区县市部门举行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参与立法草案的讨论。 “人大常委会的角度,在立法过程中,有一个轰轰烈烈广泛参与的过程,这本身就是对法律的宣传,对法律的尊重。一旦立法形成以后,大家在前期知晓度很高,对法规的实施,效果也会好” 张永谊表示,“民主立法,就是要让各方表达自己的意见。”
“杭法十条”出台有望推动政府工作面貌的革新
“杭法十条”里特别强调了依法执政重大行政决策,其中提到今后杭州市的一些重大行政决策,不能只是政府说了算,而要由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再进行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最后集体讨论后再决定。
对此,人大代表樊德珠建议,“一部好的法律的出台,体现在执行的效率上,在法律出台以后,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出台相关的执行程序和执行措施,使这部法律尽快得到实施。”
“杭法十条’的出台,也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公平和效率。使百姓可以感受到杭法十条出台以后,政府的工作面貌,法律的衔接能力能够得到提高。”樊德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