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在外的杭商企业家,都在寻求回归的机会,因为我们对这座城市的感情深厚。”北京杭州企业商会会长冯琪雅笑着说,“随着杭州的发展,回归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归属,更是一种事业发展的机会”。
11月25日,经杭州市工商联邀请,冯琪雅携商会企业家一行来杭交流,在此期间接受记者采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冯琪雅一直关注民营经济发展,尤其去年当选为北京杭州企业商会新任掌门人后,她更是加大了对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关注与支持。
推动立法 保障民营企业公平竞争与法治环境
“今年10月,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国家首次为民营经济专门立法,具有历史意义。”冯琪雅解释说,这部法律不仅是对现行政策的总结和提升,更是对民营企业权益的系统保障。“它的出台,意味着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已经从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
1974年,冯琪雅出生于杭州, 21岁白手起家创业,多年来,实业和投资双线并行。她深知,法律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她曾参与《草案》立法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特别是关于公平竞争和市场准入的条款。
在她看来,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核心是公平竞争和平等保护。“目前,民营企业在许多竞争性行业中,尤其是建筑业,优质项目资源往往集中在国有企业手中,很多民营企业只能充当分包方,且面临高额管理费用和拖欠工程款等问题。”她说,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行业的创新发展,还容易滋生腐败。
冯琪雅认为,民营企业应该享有与国有企业平等的法律地位、政策支持和市场机会。“只有通过立法保障,才能实现资源的公平配置,让民营企业真正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
在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过程中,司法环境的改进同样至关重要。冯琪雅表示,很多民营企业在处理法律纠纷时面临法院不透明的判决和司法资源不平衡的问题,这导致企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案件解决过程也严重拖延,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她建议在民商事案件审理中可以更多运用"枫桥经验",推动“能动司法”。“法官不能仅仅是坐堂办案,必须综合考虑法律、社会形势和行业特性,抓住纠纷的源头进行调解和处理。特别是在处理企业间债务纠纷时,应注重'溯源治理',避免案件久拖不决反而影响企业经营。"她提到,自己关注的两起杭州企业家涉及的案件,就是通过这种模式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实现了"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杭商回归 法治优势引领民营经济新篇章
在冯琪雅看来,杭州不仅有着深厚的商业文化和创新基因,还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企业面临问题时,杭州市政府能够站在法治的角度,通过正确的政策和法律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或掩饰。”她认为,正是由于杭州在法治环境上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企业来杭投资,也为本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杭商回归,京商聚集,正是杭州吸引力的体现。”
据悉,此次交流活动中,行程安排了项目对接、企业参访、座谈交流,还有红色教育和文化寻根。昨日,临安七日(北京)文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上城区及钱塘区签署项目投资协议,北京杭州企业商会与钱塘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京杭两地进一步合作互补,共谋发展新篇章。
“我曾经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以及美国等地创业工作,但无论走得多远,心中最牵挂的,始终是家乡杭州。” 冯琪雅表示,此次与杭州市的合作落地,不仅是京商来杭的缩影,也是杭商回归的重要体现。虽然双重身分的加持,让她感觉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但作为民营经济的代表,她始终坚持为企业发声、为社会发展尽责。
对于未来,冯琪雅充满信心。"毫无疑问,杭州今天和将来都将是培育民营经济的沃土,最好的营商环境必然会诞生伟大的企业。"她坚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尤其是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法治框架,推动民营企业稳步发展。而通过商会的桥梁作用,更多京商、杭商企业家将会在创新与合作中,将“地瓜经济”的藤蔓延伸到更广阔的土地,找到发展的新机遇,进而为家乡的经济腾飞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