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守护袅袅乡音,留住悠悠乡情
发布时间:2024-08-06 17:42:42 Tue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乡音承载着回忆,能够跨越时光和千山万水,激起游子心中的乡愁。温州是我国方言种类最为复杂丰富的地区之一,有温州话、闽南话、蛮讲、蛮话、畲客话、大荆话、黄南话、南田话、罗阳话、莒江话、金乡话和汀州话等十余种方言。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方言的传承和保护也引起了更多关注。

近日,浙江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字助力共同富裕”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丽水庆元,温州龙港、苍南、平阳、文成多地参观访谈,探寻当地人保护方言、留住乡情的故事。

逐渐流失的方言

畲话是文成的方言之一。文成县双桂乡周山下民族村的村民均为畲族,村内的基本交流使用畲话。实践团队来到周山下村,与村干部展开座谈,了解了村庄的人口、产业、文化等发展现状。

实践团队了解到,周山下村的自然资源相对稀缺,村民创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与外界交流。为了便于与外界往来、交易,村民大多同时掌握畲话和文成土话。但是由于人口迁出、语言环境缺失等原因,畲话在村内青少年人群中的传承情况需要重点关注。由此,实践团队成员与村内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村民展开深度访谈。

在培头民族小学,实践团队采访了学校老师与在校学生,调研发现畲话在畲族学生群体当中的传承情况同样值得重视,一个班级中可能仅有一名学生能流利地听说畲话。

为了传承与开发乡土资源,培头民族小学创设了特色校本课程《小山哈课程方案》——“山哈”是畲民们的自称。“小山哈”课程结合乡土和畲族文化开发,主题新颖、富有民族特色,涵盖畲语、畲族体育、畲族舞蹈、畲族手工艺、畲族美食等内容。

把乡音“种”回故乡

方言是维系一地文化的精神纽带。苍南位于浙闽交界地带,有温州话、闽南话、蛮话、金乡话、蒲城话、畲话等六种方言,其中蛮话是当地原住民的语言,与其他任何方言不能互通,句式与古越语相似,以钱库镇和炎亭镇的蛮话为典型。

实践团队来到苍南县钱库镇项东村,这是一个风景秀丽、人文渊薮的村庄。该村既推广普通话,又注重保护本地方言蛮话,提出“传承蛮话方言,弘扬传统文化”的口号。

“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秆做鬼叫,四月地檑勃勃跳......”实践团队观看了当地小学生的蛮话童谣表演《蛮话月令歌》。悠扬的童谣维系着蛮话音字的活力,是蛮话使用者们千百年来对自然节令和劳动生活的记录,更是一代又一代苍南人归属感的精神标识。

蛮话童谣表演指导老师郑莉莉是一位方言保护志愿者。实践团队在采访中了解了她不断奔走、组织起一支小小的蛮话童谣表演队伍的故事。她是苍南诸多不计回报地为保护蛮话做努力的传承者缩影。

实践团队在座谈中了解到,当地的蛮话保护工作,兼有官方和民间等多元力量的协作。早在2015年,即有《蛮话词典》出版;2022年,建立苍南方言文化馆,成立苍南童谣文化艺术团;2023年10月,依托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发布《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苍南》。

除了推广普通话以外,我们更需留住方言、守护方言,普通话与开遍祖国各地的方言当共同绽放在语言园地中,花开千百朵,各表千万枝。“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乡土熔炼出乡音,乡音牵动着乡情。

事实上,实现普通话与方言互补共荣,是国家在普通话推广初期,在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所提出的要求。早在2006年教育部官网发表的《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即有阐述。而在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提到应当“科学保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 ”,又为新时代的方言传承与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目前,相当多方言处在濒危状态。一种方言亦是一座文化宝库,一种方言的消失也是一种文化的消亡。浙江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字助力共同富裕”暑期社会实践团认为,如何将包含语言文字资源在内的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助推文旅产业的生产力,从而构建起多条语言文字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是亟待探讨的问题。

作者:通讯员 金铄 齐域 记者 吴越溪  编辑:方熹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