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朱林”璧合、为爱同行!上城一天两人捐献造血干细胞
发布时间:2024-07-17 15:07:28 Wed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7月16日,在杭城某造血干细胞定点捐献医院,来自上城区的两名志愿者朱舒杭、林广鹏在同一个病房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悬浊液采集,成为上城区第48、4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各自为配型成功的两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火种”,书写一段来自上城的“朱林璧合”佳话!

退伍军人终于帮到“有缘人”

今年33岁的朱舒杭是一名退伍军人,转业后目前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教务工作。2019年,朱老师在一次无偿献血时,在红十字会志愿者口中了解到有关造血干细胞救人的事迹后,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始终保持着“人民有需要、老兵就喊到”的赤子之心,学校“善举业德”校训也让他坚定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他表示能够挽救生命是一件光荣而又神圣的事情。

2024年5月,上城区红十字会联系到朱舒杭告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成功配型咨询他个人意愿时,距离他入库已过去五年多了,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有需要的话可以随时配合。在随后等待高分和体检结果的时间里,除了激动,随之而来的还有他心里一阵阵的紧张焦虑,担心结果不理想,不能帮助到患者。他多次与红会联系咨询进度情况,“接到成功配型通知后,我第一反应是很激动,这毕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概率很低,会感觉到一点紧张,也会有压力,真的很希望能够挽救白血病患儿的生命。在等待检查结果的时间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我分享了一些其他志愿者捐献事迹。详细了解相关捐献知识和过程,发现这不是很复杂的事情。其实这时候相较于帮助到别人的兴奋,紧张就没有那么多了,万事尽力就行。”随后的高分和体检结果很快出来了,结果显示一切正常,非常顺利。朱舒杭得知结果后也松了一口气。

当造血干细胞采集通知出来后,朱舒杭所在单位领导为他点赞道:“等待他的凯旋,我们会做好科普教育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善意传递,让学子们了解到捐献的意义。”学生知道后纷纷表示:“朱老师真伟大,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为他加油。”历经4小时,在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朱老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206毫升。他说:“当初入库的时候使命感满满,就希望能帮助到有缘人。祝愿患者早日康复,好好感受生命的精彩,你的人生路还很长,有无限可能,我也希望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们,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为社会多做贡献。”

这位律师的梦想是成为照亮他人的那道光

从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毕业,到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浙江大学学士学位,再到通过努力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今年刚满30岁的林广鹏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求。 2024年5月,他接到一个来自上城区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成功匹配了,咨询他是否愿意捐献救人。“我也没想到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在中华骨髓库遇到了这个特殊的当事人,真是难得,必须要做啊。”林律师表示自己是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因为对于很多血液病患者来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他们生存的唯一希望,既然自己遇到了,肯定要挺身而出。

其实,无论对于献全血、还是献成分血,或者是捐献造血干细胞,他内心并不紧张。也许是律师的职业影响,他始终习惯用律师的严密逻辑去接触各种事情,他了解透了才参与进来。林律师从2013年开始参与无偿献血,已经有10多年的献血史,全血及成分血累计42次,共计13800毫升。“我的这点付出能让一个生命得以延续,值得”“这点事,不算什么”,这就是林律师真实的感受,这就是人间大爱之心。

在随后的高分辨和体检环节,他都一次性顺利通过,他就是那个患者最需要的人。在入院期间,看着病房墙上挂着的捐赠者照片,了解一个个捐献者的故事,林广鹏深受感动:“这条捐献救人的路上并不孤独,有很多同行者,很庆幸自己能够成为队伍的一员,在追逐光的日子里,自己也终于成为那一束光。”

历经6小时采集,在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林广鹏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270毫升,将用于拯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林广鹏成为浙江省第1072例、杭州市第328例、上城区第4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很幸运能成为TA生活中的那一道希望之光,也希望能将这份爱传递下去,有能力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捐献结束后,他如释重负地说道。

2024年7月12日,中国红十字会中华骨髓库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量正式突破18000例!中华骨髓库建立20余年来,累计库容达3451787人份,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共同凝聚了一条遍及全国、辐射全球、生生不息的“红色生命线”。在上城,在捐赠者和家属、捐献者所在单位、移植医院、省市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已经累计完成48人、49次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合力用实际行动助力一个又一个生命和家庭的重启。感谢每一位,为生命全力以赴的人!

作者:记者 杨威 通讯员 王晨  编辑:戎丽娟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