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杭州拱墅打造“大运河”劳动教育新样态
发布时间:2024-06-18 18:03:02 Tue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6月18日,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结题鉴定会暨拱墅区第二轮“大运河”劳动教育共同体启动仪式在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举行。

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学校课题研究水平,高质量解决劳动教育问题,构筑拱墅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新模式,促进劳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书记、校长张刚对省教科规划重点课题《现代三项:新时代城市小学劳动教育载体创新与实践》作结题汇报。张刚介绍了在“和合向美”理念下的“现代三项”劳动教育载体,即基于“绿茵阁”的创美劳动,基于“民艺馆”的创意劳动和基于“桃花源”的智慧劳动。“我们创新劳动教育载体,已初步探索形成了城市小学全新的劳动教育样态。”张刚说。

“课堂的校园空间、课程学习、实践项目等均为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而设计。课题实践扎根于本土本校、群体参与、固本强基的草根研究,在生活中‘扎根萌芽’,在实践中‘枝繁叶茂’,为城市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现代范式’。”相关课题组专家评价。

同时,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课题组成员撰写的《全景学习场:城市小学劳动教育新样态》发布,展现了课题组团队在探索城市小学劳动教育的智慧和经验。

当天现场,拱墅区第二轮“大运河”劳动教育共同体启动。共同体旨在通过制度保障、专家引领、互学共研、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来为学校劳动教育发展搭桥铺路。

记者了解到,第二轮“大运河”劳动教育共同体有了新发展。共同体分设三大主题,在全面落实劳动教育的同时注重特色发展,助力学校劳动教育特色品牌的形成。

“第二轮共同体成员中有28所学校。劳动教育主题丰富,包括现代科技农业、传统非遗手工、营养与烹饪等。”拱墅区教育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共同体从第一轮的固定一所学校领衔负责,转变为第二轮的有意向学校主动申请,各自领衔负责一个学期的研讨活动,增加锻炼机会,加速领衔学校的快速成长。

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劳动教育实践

共同体还邀请了高职院校、研学基地、博物馆、知名企业等共同加入,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注入动力。

作者:记者 吴越溪  编辑:徐文杰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