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拱墅区系列活动启动 区首家社区级非遗展示馆开馆
发布时间:2024-06-05 11:00:27 Wed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6月5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拱墅区系列活动启动暨潮鸣街道东园蚕桑丝织文化展示馆开馆仪式在潮鸣街道古城墙陈列馆广场举行。

伴随着气势磅礴的《惊鸿鼓舞》,现场观众穿越千年,切身感受到“活”起来的运河文化。华美优雅的《国丝古韵》丝绸旗袍秀,悠扬绵延的《寻味运河南》,更是让观众领略传统丝绸工艺的魅力,沉浸式感受运河边的故事。

拱墅区首家社区级非遗展示馆开馆迎客

活动当天,拱墅区首家社区级非遗展示馆——东园蚕桑丝织文化展示馆正式开馆,该馆也是拱墅区首个以非遗为主题的党群服务中心,今后这里将成为社区特色党群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

展馆坐落于春丰苑8幢,共分“杭州丝绸历史”“东园地区丝织发展史”“丝绸印染非遗技艺”以及“行业改革新生”四个篇章,通过图文、影像、实物展出等方式,展现了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丝绸画缋、杭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杭州丝绸传统练染印整技艺等丝织类非遗项目。

展品中,由中国美术学院吴海燕教授领衔设计、采用杭州丝绸传统练染印整技艺手绘的礼服成了最大的亮点。中式旗袍襟口结合西式开衩裙摆,配以亚运色彩“虹韵紫、月桂黄、水墨白、湖山绿”,一根“云水线”串联起西湖十景……该礼服曾在杭州亚运会颁奖典礼上亮过相。

大运河非遗花伞市集掀起非遗好物热购潮

互动现场,杭州丝绸传统练染印整技艺、盘扣制作技艺、杭州刺绣、丝绸画缋、编绳技艺、流彩扇语、宋韵点茶、传统中医义诊等展示、展销、体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10多位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展示技艺、交流文化。

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丝绸画缋点位让人啧啧称奇,非遗匠人王孝琴在丝绸扇面上绘制的莲花、荷叶栩栩如生。“莲”音同“廉”,将非遗“老手艺”与“廉文化”有机融合,在一笔一画中品莲花之韵、扬清廉之风,彰显非遗技艺魅力。杭州丝绸传统练染印整技艺传承人叶春,现场展示丝绸手绘的精湛技艺,同时在现场还设立了手工区,让现场的观众们也能亲身体验这一传统工艺的魅力。

“我一直以为丝绸织好就是成品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在丝绸上手绘印花。”现场的游客围在展位前,纷纷掏出手机记录着精彩一刻。

漆扇制作、盘扣制作、刺绣展示等热门非遗体验吸引了众多游客,身着古装的点茶师,在展区演绎着千年古韵,现场制作并分享宋代点茶的独特风味,让游客能亲身感受那份传统与优雅的融合;陈氏肝病诊疗法的第四代传人陈志道现场开展义诊活动,同时还进行了传统医药知识宣讲,传授健康的生活方式。

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拱墅区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十大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据悉,接下来还将举办浙江省级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 “让世界爱上千年大运河”——“少年非遗说”拱墅区选拔赛、大运河非遗购物节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展览展示、互动体验、新书发布、创意大赛、非遗市集、主题讲坛等多种方式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在大运河遇见多彩非遗,在拱墅看见世界运河明珠。

作者:记者 吴燕 通讯员 文闻、傅政霞   编辑:戎丽娟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