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浙江工商大学发布“教工路校区振兴计划”
发布时间:2024-05-22 15:54:41 Wed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近日,浙江工商大学正式发布了“教工路校区振兴计划”。

在校园内的剧院大屏幕上,展示着教工路校区40多年来的变迁。会场内,演奏响起《光辉岁月》,离退休职工代表、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共同唱响《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份“归来仍是少年”的情怀涌动在每个商大人的心间。

据悉,1980年5月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杭州商学院。同年9月15日,学校迎来了1980级新生,他们是杭州商学院设立后的第一届本科生,整个年级共有7个班、295人。5月18日,不少毕业40年的资深校友都回到了母校。

杭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前身)8001班校友、原中国银行副行长、如今的中国国际期货公司总经理王永利,一早回到母校门口,与老同学相见。谈起过去的青春岁月,回忆起那个时代。他说:“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四十年了。”回望母校从一个小规模学院发展成今日拥有四个校区的高等学府,令人感慨万分。王永利坚信母校将继续为国家的发展培育更多栋梁之材,期待母校未来的辉煌。

校友王美福是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曾任浙江省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四十年前,王美福走出大山,通过高考进入杭州商学院教工路校区读书,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我是第一年高考失败,第二年复考考入杭州商学院的,这段经历我铭记在心,感激母校的栽培,以及商大老师对我生活和成长的帮助。”在商大求学的经历使他与统计学结缘,并深感统计是认识世界的基础。

王美福他始终关注母校的发展。他呼吁保护和传承杭州商学院教工路校区,这是浙商大的根基,更是浙商大传承的文脉。他呼吁广大校友共同关注和支持,建设回归彼此共同的家园。

如何保护老校区,传承浙商文脉?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郁建兴给出了方案。他说,尽管面临空间不足和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但学校已实施双校区协同发展战略,正式启动“教工路校区振兴计划”。通过加强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恢复老校区功能和建好稻盛商学院等措施,推动新兴技术赋能传统优势学科,做好科教产城融合发展文章。他希望校友与学校同频共振,为振兴老校区、统筹两个校区发展的示范区献策出力,像保护老物件一样保持老校区的历史气息和传统风貌,打造教工路校区成为全省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的样板区、科教产城融合发展的标杆区、杭州城西文教区文脉传承的典范区,实现卓越大学建设的各项目标。

会上,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袁金祥正式发布浙江工商大学教工路校区振兴计划,学校将筹措8亿元资金,对校舍进行维修提升,新建教学科研大楼和学生宿舍楼等,以满足5000余人全日制高质量办学需求。学校还设立专项基金,供校友选择捐赠项目,为老校区建设发展助力。

作者:记者 张晶 通讯员 林晓莹  编辑:戎丽娟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