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原创- > -原创新闻
浙大学子走进“一带一路” 传承精神心系“非遗保护”
发布时间:2016-07-19 17:03:38 星期二  来源:杭州网

浙大丹青学子采访惠安女代言人曾梅霞

核雕传承人宋小民向学生展示作品

    杭州网讯 近日,在“丝绸之路起点”陕西西安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建泉州两地,来自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丹阳青溪学园的师生们,走入城市记忆,聚焦非遗保护,对话传承艺人,心系文化命运,以大学生的视角,深思一带一路与国家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建言献策。

    寻找传承艺人,聚焦非遗命运

    一路上,学生们采访10余位官方认定的非遗传承人,倾听他们与非遗的故事,讲述非遗的传承现状。

    “我不是什么大师,我只是个踏踏实实干活的手艺人。既然是个手艺人,那我自然该干一点手艺人该干的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建国后唯一的国家级皮影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陕西华县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王天稳如此说道。

    如今他的女儿汪海燕,成为了他的传人。汪海燕女士说道“小的时候,我的玩具是皮影;长大后,我的爱好变成了皮影;成人后,我的工作也是皮影;而现在,我的生命就是皮影。我所承担的是父亲给我的使命,皮影给我的使命,祖师爷给我的使命,国家给我的使命。”话语中满是对非遗传承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手头怎么也放不下了。”泉州木偶头雕刻大师黄清辉说道。黄师傅今年不到50岁,雕刻木偶头像已经有30多年了,当年因为要养家糊口,15岁的黄师傅靠自学开始了他的木偶头像雕刻生涯。这些年从他手中雕出了无数的精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由他亲手设计的九头美猴王:一件木偶头上同时雕出九个猴头,而且每一个猴头的眼睛、嘴巴和舌头都是可以活动的,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如今的年轻人学一门手艺难以养家糊口,已经很难稳稳地坐下来学习一门手艺或者爱好了,整个木偶头的雕刻技艺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黄师傅如是说。

    现在除了2、3个徒弟已经出师,只有他的儿子跟着他学。他的话里满是传承的担忧。

    此外,学生还与国家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唯一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影响力的传承人孟树峰,泉州市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张文辉,花灯传承人陈晓萍,鼎艺剪纸社掌门人涂永红,高陵扎花民间流派传承人许芳贤,花灯纸扎传承人易有功,指南车传承人杨水利,核雕传承人宋小民,纸织画传承人方碧双等重要非遗传承人进行了交流。在交谈过程中,传承人们对非遗的热爱感染着每一位学生,那是他们的生命之光,光彩夺目,熠熠生辉。非遗保护是一条漫长的文化保护之路,对他们而言,那是毕生所求,是人生的真谛和意义。

    对话政府部门,倾听官方行动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中国现在的文化名城,政府在传承和保护西安、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又有哪些举措呢?浙江大学丹青学园一带一路实践团又采来到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进一步了解。

    在西安,学生对西安市文化广电出版局非遗处处长李晓民进行了采访。李晓民介绍,西安始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鼓励各种民间力量积极参与。针对不同状况的非遗,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进行保护。

    对于渐趋衰落、难以找到继承人的非遗,首先采取口述历史、影像等方式记录、保存下来,以便未来查找学习。而对于发展前景较好的非遗则尽最大努力,通过帮扶传承人等方式,将技艺代代相传。政府对于非遗传承人有着不同级别的资金补助。西安市级的非遗传承人可以每年获得4000元,省级的获得6000元,国家级的则有10000元。

    李晓民还认为,非遗保护工作如今主要面临三个困难:一是传承人问题,非遗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低的特点让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成为传承人;二是资金问题,县区级是非遗保护的最前线,但由于这一级别的政府部门资金实力较弱,非遗保护面临一定困难;三是人才问题,现在很少有高校设立相关专业、课程,非遗保护人才紧缺。

    在泉州,学生与与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进行座谈。文广新局社会文化科(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科长谢万智介绍,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围绕“传承”与“传播”两个中心来展开。

    “传承”方面,泉州政府重点关注非遗传承人的保护,自2007年以来,泉州市先后审核认定公布了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383人,其中包括国家级传承人38人,省级传承人140人;而在“传播”方面,除了推出“出版工程”、积极开展对台对外交流合作外,更是大力推动闽南文化进校园,将南少林五祖拳、李尧宝刻纸、南音南戏等项目纳入中小学课堂,并编写有关闽南文化系列教材,让学生认知、体验丰富多彩的闽南传统文化。

    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座谈,学生进一步了解到,西安、泉州都非常重视非遗保护,都有较为完整的保护措施和补助政策。而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让非遗失去了生长的土壤。非遗保护和传承,保护的不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与精神的传承。

    “一带一路”是国家重大战略,作为丝绸之路重要城市的西安和泉州,如何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古城文化魅力,传承民族精神内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应该思考的命题。据悉,此次实践后,浙大学子将会围绕这一核心,形成非遗专题调研报告,用大学生的热情和思考,为国家战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记者 郑维维 通讯员 许怡  编辑: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