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荣教授在介绍研究成果
杭州网讯 近日,美国权威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了由叶玉如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浙医二院神经科主任张宝荣教授及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刘富友教授,经过三年努力共同研究的一项成果:一种叫白介素-33(IL-33)的蛋白质,成功使患阿尔兹海默症(AD)的转基因鼠,神经细胞通讯缺陷和记忆力衰退情况逆转。
通俗一点来讲,阿尔茨海默病就是脑袋中的“垃圾”太多了,“垃圾”中最主要的是 “淀粉样Aβ蛋白斑”,另外还有大脑中形成神经纤维缠结。在疾病过程中,斑块和缠结的累积,导致了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丧失,最终神经细胞死亡,脑组织丧失。此时,我们需要一个“清道夫”,清理大脑里死掉的神经元“垃圾”,才能让大脑持续工作,IL-33承担的正是“清理垃圾”的作用,张宝荣教授说。
“清道夫”新药有望早期干预老年痴呆症
采访过程中,张教授谈起一部好莱坞电影《依然爱丽丝》,影片中,50岁的大学语言学教授爱丽丝正值个人事业的高峰,但在一场学术演讲中,她突然忘记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只好说“喝了点香槟”掩饰过去。后来,她在熟悉的校园里跑步竟然犯晕迷路,回家又忘记老公说过的话。
这个主人公就是早期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在中国,标准是以60岁为分界,小于这个年龄起病的就是早发性,张宝荣教授说,早发性与晚发性痴呆的临床表现是差不多的,早发性痴呆患者多数有家族史,晚发性痴呆多为散发、无家族史。个别罕见的病例可以在二三十岁就起病,往往会有其他病因。很多早发性的患者因忙于工作而没注意到自己已经有痴呆的症状,而女性很容易以为是到了更年期,直到家里人发现不对头才去就诊。
“目前,通过神经心理学的方法和脑成像鉴定出来的老年痴呆症病人脑内的病理改变其实已处于中晚期,目前来说是不可逆转的,治疗意义不大。所以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这次发现人类可以利用IL-33逆转老年痴呆症,也是为开发治疗这病症的药物提供新途径。”作为该项目课题组负责人之一,张宝荣教授觉得很兴奋。
治疗新药用于临床至少5年
据估计,全世界患者人数已达3500万。随着不断增长的人均寿命以及人口老龄化,这一数字预计将于2050年达到1亿。
“理论上,文化程度高的人,患老年痴呆的几率低;接受多种语言训练,如多学外语的人,也更加不容易患老年痴呆。”张宝荣教授解释道,老年痴呆的病因很多,既有年龄、环境污染(重金属、农药等)、营养缺乏、肥胖、血管问题(高血压)、遗传等,也有外伤、梅毒感染、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特定因素。
其中,血管畅通与老年痴呆有很大关系。血管是运送营养的主要通道,血管堵塞老化了,脑子也老得早。以往的研究中发现,IL-33与血管中斑块的形成也有很大的联系。
中国属老年痴呆症的高发地区,目前患者人数超过600万,居全球首位,给家庭和社会经济造成沉重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因老年人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显著的增加而带来的老年痴呆症医疗和护理费用,将会在今后几十年内激增。如果没有新的治疗方法,人类将难以承受这种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
张教授说,接下来,他们还将进行动物试验,研究致畸、药物毒性等,还要进行临床一期、二期和三期试验。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治疗老年痴呆的新药至少五年后才能面世。不久的将来,老年痴呆症将有望被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