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气温低至零点的这些天,总有一份暖意萦绕杭城。腊八节将至,千年古刹灵隐寺已于腊月初一就开锅熬制30万份腊八粥。如今,在灵隐寺内,老远就能闻到香甜的腊八粥味,穿着白色工作衣、戴着白色工作帽的工作人员在寺里忙着盛粥、装碗、整理包装盒。
灵隐寺腊八粥的食材讲究,由八种材料组成,分别是红枣、红豆、桂圆、蜜枣、花生、莲子、白果等。
看了这么多腊八粥的美图,您是否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呢?
灵隐寺的师父告诉我们,腊八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灵隐腊八节习俗是中国古代腊八节习俗在江南存续和传承的典型代表。灵隐腊八节习俗的历史,与灵隐寺的兴衰息息相关,也是反映了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见证。
两宋时,灵隐寺因宋仁宗于皇祐三年(1051)赐御绣《观音心经》二卷及回銮碑等,声名远播。苏东坡任杭知州时,曾在《留题灵隐方丈》用“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哺”来描写灵隐腊八节的空前盛况。南宋杭州钟磬相继,寺院普遍举行腊八节活动,诚如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条云:“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俱设五味粥。”
明清灵隐腊八节规模继续发展,馈送腊八粥的范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民间也兴起了自煮腊八粥。据清《杭州府志》载:“腊八以八日名也,……寺院及人家用胡桃子、乳蕈、杮、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亦名七宝粥,本僧家斋供,今则居室者亦多为之。”今天的灵隐腊八节习俗,直接自继承明清的传统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