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会现场。
市民代表孙巧玲两年来都在为家门口的130个垃圾桶头疼不已。
学生代表在会上献言献策。
市民代表发表看法。
听证会现场。
杭州网讯 家住拱墅区永庆路左岸花园小区的孙巧玲,两年来都在为家门口的130个垃圾桶头疼不已。作为永庆路唯一一个垃圾收集容器集置场所,每天从早上6点开始直到8点,来来往往的直运车辆,都会将这条小区门口的主干道堵得水泄不通。
今天,作为16名市民代表之一,孙巧玲带着自己的问题,来到了《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修改稿)》立法听证会现场。孙巧玲说, 永庆路两侧都有一个小区,住了3000多户居民,还有一个小学和两个幼儿园,原本7米宽的路面,“清运车来清运时,路面就开始拥堵了。”
令她感到不解的是,在永庆路西面,另外一条丽水路上,只有单边的居民楼,但这里并没有设置垃圾收集容器集置场所。“我们和环境集团、拱墅街道城管科都反映过这个情况,但都没有得到回复。”孙巧玲说,但部门回复“都不归他们管”。
对照现在《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修改稿)》第三十七条,“生活垃圾收集容器集置场所、接驳转运场所位于城市道路两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生活垃圾清洁直运的需要,划定禁止其他车辆停放的范围。”
但对照实际情况,显然自家小区门口的生活垃圾收集容器集置场所,所在的小区间的道路是不是属于以上所说的“城市道路”?孙巧玲认为,城市道路两侧最好也要明确一下,“比如指的是道路以外的人行道或者商铺门口,不能再机动车道路上,如果在机动车道上肯定会影响车辆通行。”
而从多次部门间回复“都不归他们管”的情况,孙巧玲建议“只有更细的规范,才能让相关管理人员和市民有法可依,可以对照规定来办。让相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不敢任性。”
对于孙巧玲反映的问题,来自杭州市环境集团副总经理陶敏强接过了话头。“这位市民代表反映得是一个生活垃圾清运的热点问题。”
陶敏强介绍说,目前,对生活垃圾清运的标准分为居民投放点、集置点、转运站三个步骤,“集置点设置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场所。”
集置点是生活垃圾清运的重要基础设施,即使在杭州实施生活垃圾清洁直运的区域,集置点也是必要的。对此,陶敏强建议:“在《条例》中,予以统一规范,标准化建设成为生活垃圾容器集置,确保垃圾桶规范集置,并建设城市应急公共停车泊位,保障直运车辆安全进出清运垃圾。
今年3月份以来,杭州市区日均垃圾量达到1万吨左右。杭州唯一的垃圾处理战略性保障资源天子岭填埋场日均填埋量过5000吨,远超2671吨/天设计处理能力,三超(超垃圾量、超警戒水位、超承载能力)现象严重,城市出口不堪重负,“邻避主义”危机凸现。
种种窘状,如何破题?
草案修改稿第十条规定,单位和个人应当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按照“谁产生、谁负责、谁付费”的原则,自觉遵守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的规定,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履行生活垃圾产生者的责任,并有权对违反生活垃圾管理的行为进行劝阻、投诉和举报。
对于垃圾分类,市民代表孙毅认为,清运时,生活废弃物产生主体(社区、单位、学校)应当向清运负责人,共同形成清运记录,定期向社会公示外运生活废弃物的数量,分类记忆减量措施。也有市民代表建议进行试点小区用有识别码的垃圾袋,每户家庭没有分类好,也很容易找到哪户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