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12月18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建院145周年活动上,一项由院长王建安领导团队开展的经导管心脏瓣膜修复术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相比传统的外科开刀术,这项临床新技术创伤小、恢复快,特别是对外科手术高危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来说是新希望,开启了心脏瓣膜微创治疗的新时代。
专家形象的打了个比方,就好像心脏的门坏掉了,外科开刀就是把门修一下或换掉,而现在这项微创手术,不用开刀就实现了外科开刀的效果。
在浙医二院,一位80多岁的李大爷,心功能障碍,不能平卧只能坐,全身多处溃烂,经过专家评估老人已经不能进行外科开刀,此时老人的生命会发生危险。
幸好此时王建安院长领导的团队正在开展心脏瓣膜修复术,通过5毫米左右的切口,成功实施这项微创手术。术后第三天老人就可以下床走路,一个礼拜就出院回家了。浙医二院心血管内科刘先宝博士告诉记者,李大爷现在的心脏功能正常,可以自由行走运动,体重从原来的90斤胖到120斤。
“传统的外科开刀切口大、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或者带有其他身体疾病的患者风险非常高。而现在这项新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 浙医二院心血管内科刘先宝博士说。
记者了解到,经导管心脏瓣膜修复术经过全国各专业专家评审,获得2014年临床新技术擂台赛一等奖。截止目前已经成功实施56例临床应用。
为什么会有诸多新技术新项目,为什么会有诸多创新?
“我觉得最最重要的一个字,可能就是”爱”字。从广济人到浙二人,当我们面对患者的时候,我们始终在想:我们能不能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尊重, 得到充分的爱。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在诊疗以及服务的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细节,能不能使他们得到关爱,能不能使他们在诊疗的过程当中,得到充分的安全,让他们诊的安全,治的放心。”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