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莫高窟的“220窟”
在浙大,可以细致入微地观看莫高窟里面的佛国世界,近距离的感受佛祖的庄严、菩萨的慈祥神态,难道敦煌莫高窟“漂流”到了杭州?
在浙大紫金港校区的浙江省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研究试验基地里,记者亲眼见到了这个从甘肃敦煌“漂移”过来的莫高窟第220窟。
事实是,它并不是真的从敦煌而来,而是通过数字化技术,采用1:1比例尺寸,按三维数据精确重建起来的220窟的“复制品”。
“古代珍贵壁画难免会逐渐地损坏,传统的壁画保护办法虽然可以减缓损坏的过程,但是不会改变壁画逐渐损坏甚至消失的事实。”浙江大学文化遗传研究院刁常宇副教授说道,“壁画只有通过数字化才能永久保存。”
数字化是如何完成永久保存的任务的呢?壁画的保存最重要的是颜色和形状的保存,在这方面,浙大分别研发了色彩矫正系统和图像自动矫正拼接系统。
“色彩校正系统,针对每一副壁画抽取它的典型色,然后再用专业的设备将这些典型色矫正到原色一致。而图像自动矫正拼接软件,可以保证在100米幅宽上面与原画仅有±1mm的偏差,从而保持高保真性。”
如今,这个数字化复制出来的220号窟,它拥有与原窟同样的色彩和形状。但是,它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剥落,不再害怕光照和氧化变色。
敦煌莫高窟那么多的壁画全部复制过来,难度太大。浙大计算机考古团队研发了一套虚拟巨幕系统,可以让你在一面8m×8m 的屏幕下完成一趟华丽的莫高窟之旅。
这套巨幕系统由12台投影机拼合组成,适合高分辨率采集的图像展现。“不可能将所有的壁画都复制过来,所以需要一个更加灵活的展示方法,在这台系统上大家就可以看到更多的壁画细节,在这个屏幕上,原本几十公分的壁画可以扩大到8m×8m大小,壁画将更加清晰。”
用科技的“手”保护文物
考古学家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要将宝贵的文物传承下去,而传承的第一步就是保护。
在基地的院子里有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地,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石老师介绍说,这是一个保护文物而开发的“物探平台”。
“物探”是什么?石老师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物探就是给大地做“CT”。“我们只要用一个仪器扫一下地面,就会知道下面地层的物理参数,我们再通过这个物理参数来推测地下文物的分布,包括文物的形态、埋深,从而最大程度地在文物挖掘上保护文物。”
这个物探平台是物课题组用来积累数据的。石老师说,只有先积累大量的数据,才能在以后的勘测中做出准确的判断。
记者在现场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木箱子,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里面沉睡着丰厚的历史瑰宝,等待着唤醒。在木箱子的上方,有208个LED灯和40个摄像头,专家们称它们为“天眼”。
这个木箱子就是物探技术勘测到的结果。专家们通过专业的技术将文物连同周边的土壤一起挖掘出来,下一步,这些文物将在“天眼”的全息摄影中慢慢“苏醒”过来,它们苏醒的过程会被全程记录下来。
如果去敦煌的莫高窟,去之前你必须要做足“功课”,否则那些壁画在描述些什么,你可能一无所知。而在基地里,你只需要一个“IPAD”,你就可以看懂一副壁画。
在现场,基地工作人员用“IPAD”随意地拍取220窟壁画的一角,屏幕上立刻显示了壁画全面的细节介绍,令人叹为观止。
刁教授介绍到,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精确的介绍,是因为浙大进行了大量数据的采集。如今,浙大已经联合敦煌研究院完成了60个精选壁画的原真技艺,共拍摄照片50余万张,文件总量达15TB。“我们还要继续进行技术研究,要被成功的技术、理念和模式,从60个石窟拓展到全部的敦煌石窟,乃至推广到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