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项城向大家介绍展览初衷 |
|
胡项城向记者们介绍作品意图 |
|
胡项城向大家介绍这件装置艺术作品的由来 |
|
用一些乡村废旧的物料组成的作品 让整个展览别有意味 |
杭州网讯“胡项城是一位极具现实主义人文关怀的当代艺术家。他主张对现实要冷静思考,对历史要热切返顾,对未来要无限展望。他独特的艺术经历,使得他的艺术创作和社会实践跨越了多个领域,在他的作品里体现出传统与现代、扬弃与保护、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在展览的前言里,浙江美术馆馆长马锋辉这样评价胡项城,正因着这份对人文社会和关怀和对现实的冷静思考,马馆长与胡项城,在筹备了一年之后,将这场名为“鸣相酬”的绘画装置个展搬上了杭州,展现在大家眼前。
在10月30日下午的个展发布会上,马馆长再次提到举办这次展览的初衷,他说:“胡项城自喻为归鸟,在翱翔天地之后重新回归家园。我们将个展题名为‘鸣相酬’,也是出自韩愈的诗‘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归鸟'的鸣声有两层意思:一是回声定位,与人类一起来重新测定家园的位置;二是生态定位,与人类一起来决定生活的环境。”
在展览里转一转,你会更明白个中词义,因为“鸟”这个形象出现在展览的角角落落,它们有意识地冷峻审视着人类社会,热切关注着生命家园,让你通过鸟与人的对话,来思考共建和谐家园这一美好的话题。
在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的眼里,做出这样一个展览来的胡项城,是一个谜,因为“他同时是师者、思者、志者、匠者、艺者,每一个身份都有着他的责任与贡献,又将每一个他融合成一体,用思考和行动,抛给你一个大的命题——就是家园、和谐、共建。”
所以,在这次展览所展出的一百余件绘画、绘画装置与装置作品中,你会看到胡项城通过艺术创造将一些极具家园气息的素材、残片赋予新的内涵。这些作品使用了大量传统建筑家具的部件,通过绘画、灯光及构件的重新组合,表达了在当下中国人生活空间巨变时代的种种复杂的内外现象,同时胡项城将鸟作为自然界的代表,穿插在作品中,以鸟的视角来观看整个世界,鸟只是所有生命体的一个象征,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永恒的课题。
作为一名极具现实主义人文关怀的敏锐的艺术家,胡项城的艺术创作具有独特的个性,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充满好奇心的胡项城开始了远赴非洲的艺术活动,他来回于东京、纽约、上海等现代大城市与非洲部落之间,时空的巨大落差,使他的作品表露出对现代社会固化、单一、均质、轻浮的反思。理性与非理性的、空灵与浑厚、现实与神秘在作品中并列交错。他的作品开始强调对空间、时间史、对人类命运及未知领域的追问与探求。
作为一名满怀人文情怀的艺术家,胡项城的艺术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艺术创作,近四十年来,他不懈挖掘与运用中国传统美学资源并精准的结合中国当代文化现状与趋势,由此激励自身的艺术思考与实践,在当代艺术领域,在创办上海双年展、传统文化村镇保护、艺术教育及中非文化艺术交流等诸多方面,作出了自己突出的贡献。
主办单位: 浙江美术馆
时 间: 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
展 厅: 1、2号厅
【人物介绍】胡项城,1950出生于中国上海。青少年时代随上海美专著名艺术教育家孟光先生学习素描、油画,同时他也不间断造访刘海栗、颜文梁等不同流派的老一辈艺术家吸取不同的养料。1976年,胡项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并留校在美术系油画专业任教,开始了他对中国古代艺术及国外现代派艺术的研究与艺术实践。1978年胡项城援助西藏大学任绘画教研究主任,为西藏培养了第一代的艺术教师,这期间的作品“第一声雷”、“惜克桑之珠之影”充满了神秘与原真的天趣。1986年胡项城赴日本留学,在武藏野美术大学师从日本艺术理论家联盟主席桑原主雄研究当代艺术、造型学并随校长水尾搏学习日本、英国的民艺运动及民间工艺学。这一时期胡项城进入了艺术创作迸发期,在日本、韩国、法国、西班牙、美国等地多次展出作品。
下页提示:更多精彩作品及展览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