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视频报道)
西湖博物馆老师教小朋友做月饼
自己动手做灯笼
杭州网讯 “一个给妈妈,一个给爸爸,一个给爷爷奶奶,一个送朋友”,在西湖博物馆里四岁的方博约小朋友高兴地展示自己亲手捏的冰皮月饼。而另一边的几个小朋友正兴致勃勃地DIY着自己做的动物造型的灯笼。在楼下的图书室,听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正秋教授讲述南宋时期的杭州人是如何过中秋的许多趣事,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围观”。
月饼刚做完就进了肚子
四个冰皮面团200克,2个不同口味的月饼馅料40克,还有按压的模具、手套……还没等老师说开始,就已经有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的动手开始搓揉自己桌前的面团了。
“要把面皮压平整,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现场博物馆的老师一遍遍耐心地对小朋友们说。虽然小朋友们平均年龄都不到8岁,但是在老师的教导下和在家长的帮助下,四个平整的面团很快就已经摆的整整齐齐。
豆沙馅,抹茶馅……像包饺子一样,把月饼馅儿放进摊平的面皮里,一点点往中间收。这一步,最考验的就是耐心。一个小朋友发现自己做的“包子”合不拢后,聪明的蘸了点水就把口给收好了。
“爸爸,快看我做的西湖月饼”第一个小朋友高举自己的作品。将月饼模内部撒上一些冰皮粉再将粉团按压成型后,一个小月饼很快成型了。
据记者观察,今天来的十多个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爸爸妈妈陪来的,也有在奶奶、外婆的陪同下完成的,还有的则是一家老小齐上阵。
“因为放假,正好又是中秋传统节日所以今天是我带女儿来体验下,今天她表现得很棒。”胡童小朋友爸爸告诉记者。
坐在胡童小朋友对面的方博约妈妈说:“我们带儿子来想增强下他的动手能力,告诉他每一种食物都来之不易,并且体验下月饼是怎么制作的》”还没等妈妈说完,方博约小朋友已经笑哈哈的把月饼塞进了嘴里,“恩,好像是豆沙馅儿的”。
灯笼DIY比动手也比想象力
红色、黄色、绿色等各色鲜艳的灯笼素材一拿出来,就让小朋友们十分感兴趣,可一到要自己动手做了,大家突然都无从下手,看着密密麻麻文字的说明书,不知道该怎么组装。
还好有博物馆的老师带着大家,折叠、剪纸、黏贴、撑开灯笼的形状,这才让小朋友们有了思路。大家纷纷贴上自己喜欢的星星图案、动物图案。
“我家孩子平时喜欢剪纸,动手能力还是不错的”一个小男孩的妈妈说。旁边的小男孩已经快要把自己动物造型的小灯笼制作完成了。
又能动手做灯笼,也能亲口吃月饼,这样的亲子活动很有意义。一些家长纷纷表示。
古人中秋赏月去哪儿看?
“南宋杭州中秋赏月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景点有平湖秋月、三潭印月与凤凰山上的月岩三处”,杭师大杭州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林正秋教授告诉大家了许多古人过中秋的一些趣事。
林教授介绍说,南宋时期和唐代相比,杭州城里白天与夜晚都有不同的特色活动,除了贵族,陋巷的贫穷人也有不同的赏月活动。市民们也开始把中秋赏月与全家团圆之事联系起来。如《梦梁录》中说: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栾子女,以酬佳节。古人从月亮圆圆的形状,联想到了人间团圆美好的愿望,寄托了家人团圆的思乡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