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卷起裤腿趟水过街很平常,其中的隐患你知道多少?
今年的梅雨天,不走寻常路,劈头盖脸就是一通暴雨,连同这周的端午节,也是湿嗒嗒的。大雨过后杭州城区许多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出行的市民不得不挽起裤足、脱鞋趟水而行. 没想到这样趟水腿脚会染上“毒”。
今天记者在市红会医院看到,皮肤科接诊患者中趟水引起的问题还真不少.皮肤科葛正义主任告诉记者,梅雨天本来是皮肤真菌病的多发季节,因真菌感染引起的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等成为第一高发皮肤病。
就在采访的间隙,家住下城区的靳先生来医院看脚,昨天上午他冒雨外出办事,晚上发现有些红肿发痒,以为是脚气犯了,抹了点药就没太在意。今天一早竟越来越严重,又肿又疼,伴有发热、浑身发冷的症状。葛主任一看就是“丹毒”。
靳先生很是纳闷,好端端的自己怎么会得丹毒呢?原来,靳先生昨天办事途经很多道路积水较深,不得不趟水。患有糖尿病的他前段时间修脚留下了小“伤口”,“毒”就是从这顺势而上的。记者了解到,像靳先生这样的病例梅雨季节特别多。
葛主任说:“夏季的雨水因为温度高,容易滋长细菌,伤口、湿疹、脚癣等都会成为细菌侵入人体的途径,交引发丹毒。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比一般人要弱,脚部血液循环也更差,甚至还会伴有神经病变,稍不注意就会发生“脚气”,一旦在下雨天趟水,就像靳先生这样容易使细菌入侵,诱发丹毒。”
梅雨天如何预防“丹毒”?
葛主任表示,其实“丹毒”并不是毒,它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一般出现在下肢和面部。丹毒的潜伏期为数小时到3、5天,在发病前数小时内,病人会出现头痛、乏力、寒战、体温升高等。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而且易反复发作。
葛主任提醒市民,真菌在梅雨天正处于生长繁殖旺盛期,市民趟雨水后,回家要及时洗脚,若双脚浸泡雨水时间较长,可用1%的淡盐水泡脚半个小时。如果脚上有破溃面,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随时保持干,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
昨天高架开车突发的心脏病就和梅雨有关
除了皮肤的疾病,心脏也是梅雨季节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昨天上午,微博上说的杨先生,在高架开车上班,突然心跳骤停,幸亏警车护送及时赶到省人民医院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接诊医生表示,杨先生没有心脏病史,突发心脏骤停和梅雨天气压低有关。
记者问了一圈,杨先生的情况并不是个例。浙医二院、市中医院、市红会医院等心内科了解到,这两天,心内科的病人明显增多。
浙医二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新央昨晚值班。她说,整个晚上不断有心血管病人送到急诊抢救,其中有位50多岁的冠心病患者突然发病心力衰竭,送到急诊后马上就用上了呼吸机。
市红会医院心内科主任隋向前也表示,心内科病人增加了10%左右。“原先科室里还有空床位,现在全都住满了,新进来的病人都要加床。” 隋向前说,除了心血管病人增多,有些住在病房里的老病人有病情加重的趋势。
梅雨季节午睡、多喝水是很好的办法
“黄梅天雨量增多,气温升高,气压偏低,平均空气湿度达80%左右。在心内科病房,70%至80%的病人是因天气变化导致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隋向前说,梅雨天人体感觉又闷又热,情绪易急躁,随之发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出汗、心跳快、血压高等,而且体内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出现胸闷、胸痛,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发作。
“温度高、气压低、湿度大、出汗多,入梅后的天气让血管中的血液变得很黏稠;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就像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黏度增高势必导致血流速度减慢,久而久之,沉淀物越积越多,若再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就会导致脑血栓形成。” 隋向前提醒,入梅后心血管病人一定要多喝水,来稀释血液浓度,要做到不渴时也常喝水。同时,中午最好午睡半小时,放慢工作和生活节奏,放松心情,可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30%。
据市气象台分析,近段时间杭州仍有阵雨,部分地区大到暴雨的气候,梅雨季节各位还是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尽量减少天气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