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杭州因水而生、因河而兴、因湖而名、傍溪而聚、面海而栖。从2007年起,杭州启动全市市区河道综保工程,为杭州城市环境的改变,使杭州市成为生态市、构建和谐生活品质之城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了解,自2007年到2011年底,杭州市已完成200条、总长达451.59公里的市区河道整治,打通断头河15条,新增、改造和提升绿化面积约875.3万平方米,形成了全长559.48公里的沿河慢行系统。市区两级总投资约83.39亿元。
河道整治着重以水质改善为核心。生态治理是杭州河道整治的一大特色,主要是通过采用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结合生态驳坎,种植沉水、浮游和挺水植物,设置人工浮岛,构建湿地系统,构建健康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模式,在保护优美自然景观的同时,创造和谐的生物生长环境。
在积极采用先进的生态治理同时注重与传统治理手段相结合。全面开展截污纳管工作,对河道沿线开展污染源截污,采用CIPP等先进的非开挖修复技术修复原有污水干管,5年来新建、修复截污管道总长107.6公里;加强生态清淤和引配水工作,保障良好的自然水循环。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杭州市区经过整治的河道水质得到了极大提升,以沿山河为代表的西部河道甚至达到了三类水标准,尤其2010年实施的中东河一举摆脱了水质劣五类。河道水质改善的同时,城市内河防洪排涝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城市文脉是城市的根和魂。阡陌纵横的河道,伴随着杭州的兴衰更替,也记录着这座城市走过的痕迹。杭州水质在改善的同时,在河道整治当中,杭州市通过采用保护、传承与挖掘三种模式,保护、挖掘并展示了杭州历史文化古迹。
上塘河有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雕塑、余杭塘河的三官堂抽水牛车、中河上的平步青云、东河上的机神庙会等等,以浮雕、地雕、景墙等方式,将历史文化融合到现代景观功能中。
2008年上塘河、余杭塘河、胜利河三条水上黄金旅游线开通,在带给市民更多便利的同时,又尽享诗意中灵动的元素。2009年以“一纵两横”杭钢河、电厂热水河、电厂河为主的河道综保工程,极大改变了半山地区生态环境。
中东河是杭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市区河道,2010年启动中东河综保工程。在中东河整治中,凿路开河,恢复了中河、东河与运河三水贯通的历史水系格局。目前该工程已被浙江省推荐申报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