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杭网原创>>原创新闻
“水城”阿姆斯特丹:当运河遇上艺术

2010-11-23 23:10    杭州网

引子

前段时间,应荷兰旅游局之邀,随媒体团一同去往这个近四分之一国土低于海平面的国家。荷兰是欧洲西部一个无山的国家,面临北海,有百分之六十的土地海拔不到一米,有很大一片土地是用围海的堤坝获得的。

“自行车之国”、“风车故乡”、“郁金香王国”……那些由风车、木屐、郁金香所串起的童话般美景,给人与无限的遐想。随着镜头,一起去领略这片神奇国度的异域风情……

十月的阿姆斯特丹,运河畔缤纷依旧。

河边长椅上,悠闲的喂鸟人。

运河码头上热情的青年。

夜幕中的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值得留恋的东西太多太多,可惜走马观花的我们,不能奢侈地像运河边长椅上的荷兰人一样,端着杯子细细品味。

印象中的自行车王国应该很热闹,满大街的“叮呤~叮呤~”,事实上,除了碰到女王诞辰或者狂欢节,人们会倾城而出尽兴狂欢外,荷兰的生活其实是很是安谧的。街头的自行车虽然随处可见,但不像杭州会在路口挤成一片;运河绕着全城,游艇一艘艘闲散地驶过,岸边是洁净、整齐的街道,明亮的大窗和狭长的门挂在或红或绿或蓝的墙上,可爱得让你怀疑是不是真的,教堂和钟楼的尖顶从树丛中钻出来,偶尔几只海鸥忽拉拉地扇着翅膀掠过……身处那时那地,你大概只需一辆自行车、一台照相机、一双舒服的鞋、一颗放松的心,就可以享受这一切——或许压根什么都不需要。

阿姆斯特丹的名字始自于12世纪末,当时的居民为了防范洪水侵犯,在阿姆斯托河(Amstel)建起了水坝。Amsterdam中“dam”的意思就是指“水坝”。美国也有同名城市,位于莫霍克河畔,那是因为当地最早的居民多来自荷兰,故以荷兰城市阿姆斯特丹命名。

阿姆斯特丹是座水城,河网交错,河道纵横,有大小165条人工开凿或修整的运河道。运河上架着千余座古老的石拱桥和现代化桥梁。运河的桥梁也都很低,为了让船只通过,他们就建造了一种能开能合的桥梁,有大船通过时,桥面就像一只鸟的翅膀一样张开,等船过去后再合拢起来,继续承载着路上的车辆行人。

阿姆斯特丹的运河在这个城市的历史上是十分重要的,最早阿姆斯特丹人为了保护城市,开凿了环形的人工运河,后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就要不断开凿新的运河,于是运河越来越多,纵横交错的连接成一个密集的运河网络。这些水道的作用,也渐渐从最初的保护城市,慢慢发展到运输货物,现在则是阿姆斯特丹一个有名的观光路线。伴着绵绵的小雨,游船轻松自如地在水道里穿行,因为同样是水道纵横的城市,阿姆斯特丹被称为“北方威尼斯”。但我倒觉得,与威尼斯那些包围着城市的水不同,阿姆斯特丹的水是流在城市中,尤其在雨中,小船轻摇,恰似江南水乡的温婉多情。

运河的水也格外地清澈,并非因为“外国的月亮圆”,据了解这是因为不断换水的缘故。所谓换水,就是因为从地下渗进来的海水,不断汇集到运河之中,而抽水机则要每天从运河里抽出水来,再把水排入海中。每天的换水量非常巨大,以至阿姆斯特丹运河中的水,有百分之八十是刚换上来的新水。而如果抽水机停止工作,用不了几天时间,运河里的水就会漫上河岸。所以及时排水是阿姆斯特丹乃至荷兰人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过去荷兰境内之所以有那么多的风车,并被誉为“风车王国”,其实当时风车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抽水的。而木鞋之所以在荷兰那么盛行,也是因为荷兰低洼多水,一般的鞋子很容易烂掉,聪明的荷兰人便发明了造价低廉的木鞋,冬天只要在鞋内放入少许的稻草、棉花或羊毛就能避水御寒了。

在阿姆斯特丹,最常听到的是这样一句谚语:“当上帝创造世界时,把荷兰忘记了,因此荷兰人不得不自己创造出一个荷兰来”。用概括的话来说,就是“上帝造人,荷兰人造地”。荷兰无山,为了填海造地,他们甚至不远千里,从意大利与法国运来山石,造起了宏伟的拦海大坝,围出了大片的土地,这与中国神话中衔石填海的“精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阿姆斯特丹的市徽中或者街道上的路桩,都可以看到标有3个X的标记,代表阿姆斯特丹曾经的克星:水、火与黑死病。而现在这些已成过去,它是荷兰的首都,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港口。因为拥有美丽的郁金香、浪漫的运河、随处可见的脚踏车、闪烁的钻石、珍贵的艺术收藏,以及开放的居民,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多元性的文化更是这个城市日益进步的动力。

相关链接:乐在“骑”中 自行车王国的“骑士”精神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王宁    编辑:施文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图库
历史上的18日
调皮海豚表演跳高
校园里的猫咪
兽医遭河马突然袭击
“我带爸妈游杭州” 圆...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原创新闻 支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