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浙里”光影,“云看”文博第二季丨温州博物馆:一榫一卯,千年的审美,古建的温度
发布时间:2020-08-14 21:39:57 Fri  来源:杭州网

由浙江省文物局主办、杭报集团杭州网承办的《“浙里”光影“ 云看”文博第二季》活动于8月11日正式开启。在火热的假日里,第二季的主题为“行研学之路,探历史之谜”,这里不仅有馆藏文物珍宝的展示,更有传统技艺的直接体验。我们将从第一视角,为观众揭开浙江富饶的文物遗产,在一针一线、一雕一凿中感悟文化的厚度,领略历史的长度。

“浙里”光影“ 云看”文博的第二季,浙江省文物局挑选了浙江全省范围内五所极具代表性和故事性的博物馆,带领观众继续领略浙江多元的历史文化。直播的第四站,我们来到了温州博物馆,涉光阴长河而来,流连于榫卯之间,感悟永不过时的美。 

一榫一卯,粲然可觅

温州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市府路世纪广场,是一所综合性地方博物馆。总馆以展示“温州人”5000年历史足迹的历史馆为核心展厅,另设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等六个专题陈列。截至2013年,温州博物馆拥有文物2 万多件,包括陶瓷器、青铜器、彩塑、砖雕、漆器、书画等20个门类。

7月17日至9月20日,温州博物馆开设“和合而生”为主题的中国家具榫卯结构展,供广大市民和游览者研学。

“为什么叫做‘和合而生’呢?”讲解员李戎老师解释,“在中国的榫卯结构中,‘和合而生’其实就是契合的意思,用木头和木头之间的这一结构进行契合地连接,它也象征着和谐的意思,木制的家具和建筑是由一块块木头单独构成的,他们和谐统一了,才能构成完整的家具和建筑。”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榫卯,是如何连结古往今来永不过时的审美情趣呢?

在展览上,讲解员李戎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各阶段榫卯结构的不同形态,一同见证了榫卯结构的发展历程。梯形榫、梯形透齿燕尾榫、厚牙合掌单面格角明暗榫、小格虚肩榫……每一种形态都有各异的魅力。

一凸一凹,感受榫卯工艺

拥有七千年历史的榫卯工艺,是中国古代木质建筑的“灵魂”,木构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卯眼,轻巧地咬合,便将木构件牢牢结合在一起。

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奠定了中国古建发展的技术根基,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顺应天时”美学哲思的体现,凝结城市建筑发展的精髓,极具中国气韵。

这看似简单的结构,其实拼接起来谈何容易。今天,温州博物馆副馆长黄培量向我们亲自演示榫卯拼接的技术并展示榫卯测绘图纸的绘制过程,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体会到榫卯的魅力。

“榫卯其实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木结构构造,”黄馆长介绍,“从构造来讲,它其实是有很多细微的构建来组成的,我们可以从下往上慢慢壮大它,通过一层层的木头构建的之间的相互咬合,这其实是一个把握‘力’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科学合理的古建筑构造形式。”

榫卯以实用性为一大原则,使建筑更加结实、牢固、耐用。“它通过纵横咬合的关系,提高了建筑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相互之间的这么一个咬合关系来讲,它又存在产生一定变形的一个浓度,”黄馆长介绍,“我们看到中国古建筑在地震后不容易倒塌,其实是因为榫卯构成斗拱构造,在受到冲击时发生一定的变形,以一种柔性的结构分散冲击,对地震波进行缓冲和削弱。”

一转一折,体味美的温度

在拼接和绘制榫卯的过程中,黄馆长向观众着重介绍了现存的天津蓟州区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其能经历多次大震不倒,与它们的斗棋体系的处理不无关系。山西应县木塔是斗拱穿插与横梁立柱结构,构建通过卯连接,营造方式极为简洁却能够承受千年风雨。应县木塔作为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至今已历960多年,虽历经了狂风暴雨、强烈地震、炮弹轰击,仍然屹立。整个建筑主体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钾,不打胶,正是通过与榫卯之间巧妙的构架与咬合,使3000立方米木料浑然一体,生死不弃。

随着科技的发展,榫卯被钢筋水泥所替代,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孰不知,这榫卯之间蕴含着一种更高级的时尚。苏黎世传媒集团Tamedia办公大楼就采用了中国的榫卯技术,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榫卯工艺,是我们需要继续传承下去的,我们也应该从中去汲取古人的智慧结晶,继续去创新,去发扬先人发明的这一结构,这不仅具有实用性的价值,更能体现一种美学哲思。”

“凡木相入,以盈入虚谓之椎。以虚入盈谓之卯。”一凸一凹,一转一折,笨拙的木头便有了阴阳,有了灵魂。它们紧紧相合,厮守终生;它们窃窃私语、耳鬓厮磨,互补共生。千年古建有温度的美,就藏匿在这一榫一卯之间。

8月15日,《“浙里”光影,“云看”文博第二季》直播活动将走进第五站将走进杭州博物馆,见证杭州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作者:记者 郑维维 实习生 吴远航 主持人 徐颢鑫 编导 王潇雨 卢修远 摄像 包一圣 视频 周幽怡 实习生 朱浩闻 摄影 钟南海 海报设计 包海青  编辑: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