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象牙塔一词出自《圣经》,意为“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后来被逐渐用来比喻高校。该如何让象牙塔内的学生们能够不脱离实际,真正学以致用呢?
近两年来,杭州市推出的市属高校产学对接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经验值得思考与借鉴。
12月16日上午,由杭州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五部门联合主办的第七届高职论坛暨杭州市产学对接体制机制突破和实践创新研讨会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举行,高校、企业、政府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分享产学对接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
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姚坚在讲话时表示,杭州市推进高校产学对接工作,目的在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提出新理念,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困难时刻提出的一剂药方。
企业与高校如何互动、联结,两类办法值得关注。
一是企业进学校。企业出资、出设备、出人才与学校共建“校中厂”等校内实训基地,企业专家进校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开展“人才订单”培训。企业技能大师到学校设立技能名师工作室,开展“百名技能大师进校服务”活动。校企共建示范性职工培训中心,共建非遗传承基地等等。
二是学校进企业,开展“百名优秀中青年教师进企服务”,校企共建“厂中校”,送教上门开展企业职工培训等活动。
其中,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阚雅玲教授所分享的“现代学徒制”经验引人瞩目。
阚雅玲说,过去的产学对接工作主要由学校主导,与市场实际仍然存在脱节,而“现代学徒制”由企业主导,“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先签劳动合同,再发录取通知书,学生拥有双重身份,享受企业的工资与保险,经过两年的努力要将90%以上的学生培养成职业店长。她总结说,“选择合适的企业”与“真正具有教育价值的岗位”,是做好“现代学徒制”的两个关键。
会议还宣布了“第一批杭州市产学合作组织名单”和“第二批杭州市大学实习实训基地名单”,并举行了授牌仪式。并分设了重点突破学院建设分论坛、专业建设分论坛、基地建设分论坛与师资建设分论坛,与会代表围绕各自主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探讨。一天的论坛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与会代表均都从中得到了不小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