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余杭区财政局最新提供的一串颇为抢眼的统计数字:上半年余杭区财政预算内用于公共民生领域支出达21.30亿元,同比增长41.2%;上半年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的比例达到71.8%,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等重点民生项目投入同比分别增长44.8%、29.4%和122.3%。这串数据让人眼亮之处,进一步佐证了财政总收入破百亿的余杭区,已在逐步建构顺应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收支模式和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正开始步入实施“民生财政”的新时代。
民生投入是近年余杭财政“重头戏”
在以往对70周岁老年人补贴基础上,把补贴的年龄范围扩大到60周岁,60-69这个年龄档的老年人每个月可以领90元补贴金(基础养老金),今年半年之内全区发放了2463.4万元补贴金——这在浙江全省各县市区中是率先之举。
门诊医疗费用、住院医疗费用、规定病种门诊医疗费用三项累计报销封顶额达7万元,当年医疗费用超过报销封顶额时还可以申请获得最高4万元的二次补偿,而且除了省、市、区级相关医院,所有镇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及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列入基本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这样完整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在全省也是率先建立。
还有率先在全境实现与主城区的公交一体化、率先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实施全民健康促进行动、率先实现农村社区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全覆盖……这一个个省市率先,无一不是在余杭区财政第一时间坚决支持下顺畅实现的。
财政为“庶政之母”,民生安则社会稳,民生投入一直是近年来余杭区财政的重头戏。2007年到2009年,余杭区预算内民生投入分别为21.09亿元、31.56亿元和38.59亿元,累计达91.24亿元,年均增长35.27%。以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为例,近三年余杭区财政预算内累计投入8.91亿元,近3年投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1.57亿元,2010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际参保人数达到48.8万人。根据余杭区委区政府部署,5年之后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2.8%以内。
再看看公共民生领域其他几个重要方面的情况:在统筹城乡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方面,近3年安排预算内教育支出累计达30亿元;公共交通方面,近3年余杭区财政投入36个多亿用于道路新建、改建、扩建,余杭区与杭州主城区衔接的公交线路从公交一体化前的7条增加到了近20条,公交日均客运量达25万人次;医疗卫生方面,近3年预算内累计投入7.91亿元,其中包括基本完成14家卫生院的清产核资与收购工作;生态环境方面,3年来余杭区财政共安排9.48亿元支持“清洁绿化余杭”行动、星级示范村和重点整治村创建;支持“三农”方面,3年来预算内累计投入59.8亿元,年均增幅为13.6%,其中仅山区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一项就投入1.5亿元,解决了8个山区镇乡10.5万人的饮用水问题。
继续做大做好民生财政“蛋糕”
不少人也许想不到,仅仅在10年之前的2000年,余杭财政总收入还只有区区9.26亿,与现今是近11倍之差;余杭地方财政收入还只有区区4.59亿,与现今是13倍之差。正是在财力硬实力逐步雄厚、余杭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世纪新十年的历史阶段条件下,余杭区委果断决定全面深入实施民主民生战略,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宗旨,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不久前召开的余杭区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继续保持每年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民生支出,力争到2015年也就是“十二五”末期,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运用民主的方法发现、解决和评估民生问题的机制,以破解“7+X”难题为实施“民主民生”战略总载体。会议还对“七难”中每一个“难”都列出具体破解目标和时间表。“把民主民生战略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提出并加以部署运作,这在余杭党政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作为一名财政局长,我首先要好好‘吃透’区委精神。”余杭区财政局局长姚文华对记者表示。他认为,种种主客观情势表明,余杭区已经进入了一个全力与全面改善民生的新时期,余杭区财政步入了一个构建“民生财政”的新阶段。
这位局长分析认为,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而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他表示,面对实施“民生财政”的新时代,余杭区财政首当其冲将努力做大做优民生财政“蛋糕”。在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优化财力结构和税源经济体系基础上,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破解“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宜居难、出行难、办事难”等“7+X”难题。
“当然,建立、健全‘民生财政’不在一朝一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政府用于弥补民生领域‘职能缺位’的开支仍显不足,民生投入长效机制还没有健全,还没有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的要求。”姚文华表示,为此必须做打好民生财政这场“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强化民生财政资金效益跟踪问效,建立健全民生资金、项目公开机制,做到民生资金的投向群众说了算,民生项目实施群众来监督,民生项目绩效群众来评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