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睁着眼睛到天亮”,“天色一黑就特别烦躁”,“脑袋一阵一阵的疼”……昨天,杭州市七医院心身障碍科毛洪京主任门诊,50岁的陈阿姨向毛主任倾诉着一直困扰自己的抑郁情绪问题。四处寻医未果的她在金质睡眠链接心灵义诊中了解到“睡不着觉也是一种病”这一理念后,随即挂了毛洪京主任的门诊号寻求帮助。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不快乐?
陈阿姨今年50岁,家住在杭州,在一家事业单位做行政工作多年,儿子成家之后,陈阿姨和爱人的生活更加平和、稳定。但就在前两年,她常常出现“心慌”、“气短”、“胸闷”,情绪也变的起伏不定。
随后,陈阿姨去了杭城几家医院看诊,B超、CT、磁共振各种检查都做了一遍,医生也排除了她身体有器质性病变的可能。而后,通过在省妇保的检查,她发现自己已经徘徊在了“更年期”的边缘。
在随后的日子里,调节更年期激素水平的药物并没能帮到陈阿姨彻底解决问题,陈阿姨的抑郁情绪还是“解不开”:晚上睡不着,上班没精神,懒得和人沟通交流,易怒,身边的人都渐行渐远。
每当夜幕降临,陈阿姨的不良情绪会更加严重,她说除了情绪上的反常之外,其实更害怕的是漫漫长夜,她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在凌晨之前睡着过,有时甚至是睁着眼睛看着窗外从黑夜变成白天。
“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减少,内分泌变化往往会让中年女性出现心悸、胸闷、忧虑、抑郁、易激动、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尤其失眠会让很多女性痛苦不堪。”
毛洪京主任听完陈阿姨的情况后安慰道,既然你也了解“睡不着觉也是一种病”,那我们就慢慢来对症治病。“事实上,现在有很多妇女因各种心理因素或更年期等原因导致失眠,来我们门诊寻求帮助的中年女性比例逐年上升”。
符合三个条件就是失眠症患者
从心理应激反应上来看,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耐心愈加不足,易激惹。以前看得惯的事情,现在开始挑剔、看不惯,毛主任说,这样的情绪产生后,就会加重失眠的症状。
要判断是否为失眠症患者,首先要满足三个条件:一、从有睡意开始到睡着超过30分钟,入睡30分钟后就会醒来,个人总的睡眠时间少于6.5个小时,上述情况持续时间达一个星期。二、个人心态上发生变化,从白天开始就忧心忡忡,害怕晚上又睡不着觉。三、生活中已出现痛苦体验,正常的工作、学习等个人社会功能已经受到影响。
以上几点,陈阿姨都已符合,她被确诊为失眠患者,根据她的病情,随后,毛主任给她开出了相应的药物对症治疗。
针对不用情况,用药是不同的,毛主任说:“针对入睡困难的,可使用短半衰期类,包括三唑仑、唑吡坦、佐匹克隆等。如果夜间易醒的,可使用中、长效半衰期类,如氯硝西泮、艾司唑仑、氟西泮等。而早醒的人多与抑郁症有关,可选择长半衰期或中半衰期类,如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等。”
治疗失眠的药物有很多种,常用的有镇静催眠药、抗焦虑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过敏药。严重、慢性失眠或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强迫症的病人,大多需要西药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西药的治疗必须要有专业医生的指导。
失眠和抑郁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
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杭州市七医院院长张永华表示,失眠和抑郁就像一对双胞胎,两个人形影不离。“能看见失眠的地方就能找到抑郁,那么能找到抑郁的地方,也很容易看到失眠的身影。”
通常,患有失眠抑郁症的人,脑海里会反复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往事,或者对前途忧心忡忡,总是觉得没有安全感;在夜晚常常会出现早醒、多梦、入睡困难等睡眠障碍,清晨起床后不能恢复充沛精力,思维能力不够清晰,白天容易头昏、疲乏、无力或瞌睡,从而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
再有,患有失眠抑郁症的人有认知功能受损,工作与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做事常常走神也是比较常见的失眠抑郁症的症状。
失眠抑郁症患者往往食欲不好,便秘成为常态,体重不知不觉下降,常常会感到咽喉和胸部紧缩感、头疼、身体疼痛以及胃肠症状等。他们大多悲观厌世,不爱与人沟通和交流,甚至无缘无故厌恶他人,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甚至会有轻生的倾向。
“失眠抑郁症的调节方法首先就是要改掉不良习惯,”张院长说,培养起良好的生活规律不妨从日常的点滴做起:
1、床只能用于休息,不要在床上看书、吃饭;
2、睡觉时避免思考问题,为了分散精力,可以采取数数的方法或者看有定时装置的电视来进入睡眠状态;
3、卧室里不要放闹钟,闹钟的滴答声和指针发出的刺眼亮光就是睡觉正常的人也会睡不好觉;
4、体育运动、经常活动有助于睡眠,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睡前两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
5、晚上不要喝咖啡、茶以及含酒精的饮料,也不要吸烟,因为这些东西都是起兴奋作用的;
6、晚饭吃太饱会影响睡眠,因此要避免晚饭过量;
7、睡觉、起床时间有规律能起镇静作用。应该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尽量在固定的时间起床,就是在周末、休假时也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