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原创- > -原创新闻
富春山馆巧用“海绵”技术 “绿与灰”构建富阳海绵城市
发布时间:2017-02-14 17:17:18 星期二  来源:杭州网

 
富春山馆全景图

富春山馆南入口地面采用仿沉积岩透水铺装,能吸收短时间降雨,并起到保暖效果。

施工中的蜂窝状硅砂蓄水池,将实现雨水储存、净化、保鲜、循环利用等多重功效。

    杭州网讯 去年9月,位于富春江畔的富春山馆之公望美术馆正式开馆,这座由著名建筑大师王澍亲自操刀的美术馆,其大气灵动的外观,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山水画卷,开馆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很多还是慕名而来。

不过,这座美术馆除了淋漓精致地展现了传统的山水文化,在建筑设计上,整个富春山馆更有不少巧妙的小心思。

记者从杭州市建委了解到,富春山馆巧用“海绵”技术,并以“绿与灰”将富春山水建设为一个集暴雨径流渗透、滞留、调蓄、净化、回用为一体的“大海绵”。

取材自然、融于自然

与“海绵城市”建设融合一体

新年伊始,杭州市组织了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区(管委会)海绵办人员到富春山馆实地参观学习该工程海绵技术新做法、新工艺。这一次,记者也带大家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富春山馆。

走进还在施工中的南入口广场,约2000平方米的地面铺装就很有来头。

工作人员介绍,这个与以往地面铺装不同的是,这个称为仿沉积岩透水铺装。好比将整个地面变成“隐形水池”,能像海绵一样吸收掉短时间集中降雨,还可有“下雪不积水、冬天不结冰”的保暖效果。

在沿山馆外侧,铺设的是长900米砂基导水滤水边沟,取代了传统的雨水篦子,以新型的线式排水取代点式排水,在实现加快导水、排水的同时,还能过滤水中95%以上的固体物质。

在场馆外地下,还新建了两座蜂巢结构硅砂蓄水池,实现了雨水储存、净化、保鲜、循环利用等多重功效。

市“海绵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富春山馆把“渗、滞、蓄、净、用、排”这六大海绵技术充分运用到建设中,实现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会呼吸的“海绵”效果。

“绿与灰”建设

构建富阳海绵城市空间格局

记者从市“海绵办”了解到,除富春山馆外,富阳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还有“绿与灰”之说。

所谓“绿”,是指绿化廊道、街心花园、公园下沉绿地、道路绿化带等绿地建设;“灰”,则指雨水泵站、排水管道、调蓄水池、超高速沉淀池、透水砖等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了解到,根据《富阳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在“绿”字上,要在鹿山、东洲区块新建住宅和公建项目中明确海绵指标,将小区绿地建成下凹式绿地,小区停车场、广场、庭院建设为坡向绿地等。

在“灰”字上,逐步将已建成区内的居住小区、公建项目、市政设施及工业园区硬化地面改造为透水铺装地面,增强地块“吸水”能力。目前,富阳已在三号渠、春南社区背街小巷等项目实施海绵技术试点。

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素以山水闻名的富阳,将努力走出一条富阳自己的“海绵”之路,为这座山水之城牢牢“锁住”水分。

作者:记者 李媛 通讯员 李馨  编辑: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