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网讯 2014年,杭州开始推行“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国外的“家庭医生”模式正式落地。具有杭州市户籍的参保居民可以自愿到所在社区的医保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择1名全科医生,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后,签约医生会为其提供健康管理、社区医疗和双向转诊、家庭病床、健康评估等个性化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
两年多来,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项目推进情况如何?全科医生签约居民满意度如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受能力又如何?日前,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全面细致地对杭州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项目进行了专题调研。
12月29日,杭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我市医养护一体化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基层首诊比例增加
杭州医养护一体化工作见成效
2015年4月起实施的《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促进办法》,为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项目的落地提供了可操作性办法。政策的出台,基本解决了以往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服务却不能提供有政策支撑的服务,居民有实际需求却得不到服务的矛盾,促进了基层首诊。
数据显示,2015年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急诊总量达937.7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了13.35%。
为了充分发挥智慧医疗助推作用,杭州还建立了全市统一的连接23家省、市医院和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转诊预约、转诊检查、电子病历上载下传、转诊满意度评价等功能的双向转诊平台。该平台的投入使用,使签约医生为签约居民转诊预约、实时查询签约居民健康档案、了解掌握签约居民健康状况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