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儿童一线教学领域和课外阅读领域,有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绘本。什么是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以绘画为主,附有少量文字。
1月底,记者走进了下城区青蓝小学,倾听校长娄屹兰讲述他们学校关于绘本的故事。
娄屹兰:三个关于绘本的故事
采访的时候,娄屹兰的手里没有绘本,但是面对记者娓娓道来的时候,还是让我感受到了活灵活现的画面感。
“我在1999年的时候开始接触绘本,应该说非常有幸,是杭州第一个将绘本带进语文课堂的老师。”娄屹兰的教学管理经历,从“马云母校”长寿桥小学,到知名的民办学校长江实验小学,2013年,她转岗来到现在的青蓝小学任校长。“学校换了三所,但对于绘本的追求从来没有放弃。”
她讲述的时候,眼神微微比水平线上扬,让人感觉那里面充满了对画面和情境的想象。
青蓝小学校长 娄屹兰
故事其一:为什么大兔子的名字不叫“兔爸爸”
兔爸爸、兔妈妈、小兔兔……或者把小动物的种类换一换,这是儿童书里面最通常的用法,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许多小朋友,也都习以为常。
娄屹兰回忆:我上的第一堂绘本课,故事的名字叫《猜猜我有多爱你》,“情节很简单,一只大兔子和小兔子在一起,大兔子说:我的手有多长,就有多爱你!”
很温情的一个桥段。
“可是为什么大兔子要叫大兔子,不叫兔爸爸呢?”
记者皱了皱眉头。
娄屹兰说:“我的老师沈先生当时分析过这一语境,我们的孩子,有不少是遭遇离异、单亲的,如果指向性太强,会伤害孩子的内心,而大兔子这个说法,能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个对象,他(她)也许是自己的爷爷奶奶,也许是和蔼可亲的邻居,又或者是别的大朋友……”
绘本的魅力就是这样,丰富的内涵隐藏在极其精简的文字之外。
故事其二:一个假的面包
有一天娄屹兰推开教室的门,向孩子们介绍了面包的做法:
“面团要发酵、要放酵母、然后别忘了放糖哦……”
说完一套“面包师傅”的制作流程,她向学生提问:
“好了,孩子们告诉我:这个面包是什么味道的?”
孩子们语塞了:“娄老师,你这个面包是假的啊!”
娄老师笑了:“是假的没错,可是我已经告诉你们面包的制作方法了呀!”
教室里的小脑瓜们转得很快:
“有酵母!应该很松软!”
“放了糖,它是甜的!”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基于儿童的经历学习。”娄屹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