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机器人使用机器手在人体中“游走自如”
据蔡秀军院长介绍, “达芬奇”有四个手臂,两条手臂分别代表主刀医生的左右手,另一条担当传统手术中主刀医生的助手,最后一条代表了医生的双眼——它自带光源,装有两个摄像头,能把脏器放大20倍,并以三维立体画面呈现给医生。实施手术时外科医生不与病人直接接触,手术操作台像是一个3D立体电影放映室,从3D眼镜里望进去,仿佛已经置身“模拟腹腔”中。 通过三维视觉系统和动作定标系统操作控制,医生手臂、手腕和手指的动作通过传感器在计算机中记录下来,并同步翻译给机器手臂,机械手臂的前端安装各种特殊的手术器械模拟外科医生的技术动作,完成手术操作。
蔡秀军院长介绍说,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具有3个明显优势:一是突破了人眼的局限,机器镜可以进入人体内部,使手术视野放大20倍;二是突破了人手的局限,在原来手伸不进的区域,机器手可以在360度的空间下灵活穿行,完成转动、挪动、摆动、紧握等动作,且机械手上有稳定器,防止人手可能出现的抖动现象,避免了手术中因手抖动划伤神经和血管的意外,尤其是狭窄解剖区域中机器手比人手更灵活;三是无需开腹,创口仅在1厘米左右,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大大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存活率和康复率都大大提高。“总体来说,达芬奇机器人最擅长的是复杂精细的外科手术,可以突破人手局限,让手术更加完美。”
目前,国内仅少数医疗中心拥有该手术平台。我院引入的是最新一代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机器人,较前几代机器人手术平台,具有定位更加精准、操作更加灵活、稳定性更加高的优点。
操作“达芬奇”必须先刷卡 培训合格方能主刀操作
能操作“达芬奇”机器人的医生资质要求非常严格,必须到全球达芬奇机器人培训基地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才能拿到“驾照”。
此外,受训者也从具备最高级手术资格的医生中选取,并完成规定的培训时间,就如飞机驾驶员需要达到既定的飞行时长一样,合格者才能拿到机器人启动授权卡。而医生的相应信息也被录入“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手术前,医生必须刷卡才可启动机器人开展手术,无卡医师根本无法启动机器人系统。
为在机器人手术中更为安全、有效的服务病患,蔡秀军院长亲自带队分批前往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培训基地——赛马会微创外科培训中心(Jockey Club MISSC)。威尔士亲王医院是我国及香港地区最早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医院之一,也是亚洲最大、资质最老、经验最丰富的培训中心。该院配置有3台da Vinci手术机器人系统,积累了丰富的da Vinci手术临床经验。蔡秀军院长培训期间,苦练机器人操作基本功,凭借自身扎实的腔镜手术技术及经验,高分取得主刀执照。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适用于在腹部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等领域,而医院从澳大利亚引入的心脏外科专家钱希明教授在机器人手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钱教授在澳期间共完成机器人心脏手术350余例,擅长机器人瓣膜成型及置换手术、简单先心矫正等手术。
蔡秀军说,邵逸夫医院每年手术量近7万台,其中65%以上是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适用于在腹部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等领域,今后医院微创手术占总手术量将达70%以上,在“更清晰、更安全、更精准、更微创,病人术后恢复更迅速”目标上将更进一步。
邵逸夫医院自建院以来,一直秉承外科发展的微创化、精准化潮流,在微创外科领域独树一帜,开展的腹腔镜肝切除术、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单独肝尾状叶切除术、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头癌根治术及腹腔镜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医院的临床应用,也标志着邵逸夫医院开始迈入和世界领先水平一致的“机器人微创时代”,随着远程医疗系统的不断完善,未来开展远程机器人手术也将不再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