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人员与观众交流
登山向导勇攀高峰
帐篷内的短暂休整
杭州网讯 拥有世界第一高峰的喜马拉雅山脉,盘旋屹立于祖国的西南,距离我们似乎格外遥远,然而,依靠着4K高清摄影机的忠实记录,冰天雪地、烈风急雨的山巅景象被丝丝入扣地传递到了杭州影院的现场。
10月13日,讲述登山的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在杭州传奇奢华影城举行了首映礼,影片的主创人员也一并出席与观众见面交流。
超高清4K摄像机拍摄,如实还原高峰景象
影片主要聚焦于西藏年轻的登山向导,完整记录了珠峰北坡登顶的全过程。在其他登山探险类的影片中(如美国电影《垂直极限》),登山景象的呈现往往富有强烈的戏剧化色彩,国庆档上映的科幻电影《九层妖塔》里,对昆仑雪山也有着突出的诗意渲染,而在《喜马拉雅天梯》中,高山为一种格外诚实的视角所展现,在4K高清摄像机的记录下,积雪结冰的纹理清晰可见,席卷着碎石的狂风呼啸入耳,艺术家们对山的诗化被消解了。
正是这种写实风格,使得登山更加具有了一种静默的力量。褪去了浪漫外衣的积雪山脉,仿如皎洁安静而又荒凉粗糙的月球表面,在山面上默默行走的人群,全身被各种保暖装置层层包裹,动作缓慢而吃力,如同初次踏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人类自诞生以来生生不息的探险勇气,随着这一步步的艰难前行,在画面上一帧一帧地显现出来。
金马奖剪辑师执刀,朴素而大胆的叙事结构
为了最大程度的博得观众的眼球,不少纪录片都倾向于选择富有戏剧冲突的叙事方式。这次《喜马拉雅天梯》的后期剪辑由凭借贾樟柯导演的《天注定》获得金马奖的法国剪辑师马修担纲。导演萧寒表示,影片拍摄完成后积累了不少具有故事性的素材,然而马修却秉持“极简”的剪辑风格,大胆抛弃大量故事线索,将影片主线紧密地集中于“登山”上。
全片最终版本的对白少之又少,字幕也仅仅在防止观众混淆故事线索、必须予以说明的地方给出。作为纪录片,通过在艺术上不断地做“减法”,将“纪录”二字做到了极致。没有了主人翁们的生离死别、内心挣扎、情感纠纷,不评判、不夸张、不渲染,整部影片一如一座沉默的高山,内涵丰富却又一言不发,静静等待观众的攀登与开掘。
导演坚信小众影片亦有其观众,出品方称愿为情怀买单
在影片映后的主创交流会上,导演萧寒表示,纪录片在中国仍然属于小众,中国电影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需要这一支小众的艺术力量来丰富不断扩大的市场,给观众提供更多的选择。他坚信,只要影院能够给予足够的排片,这部电影就能够找到属于它的观众。
这部影片的出品人路伟,同时也是今年暑假取得9亿票房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出品人。路伟说,具有情怀的作品有其在市场效益之外的存在意义,他愿意倾其力量,为这份情怀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