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杭古道文化园平面图。
徽杭古道文化园效果图。
古道意向图。
杭州网讯 连日来,在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的集贤食堂南边,该校园林设计的专家、基建部门的管理人员和负责具体施工的师傅们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全国首座以复原徽杭古道文化遗迹、传承高校的崇学精神和古道的创业文化为宗旨的徽杭古道文化园,经过近半年时间的设计、施工,目前已经初具雏形,将于今年9月份正式开园。
徽杭古道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是历史上徽商与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被称为中国第一古道。胡宗宪、胡雪岩、胡适等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名人,都是从杭徽古道走出,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代表人物。
浙江农林大学坐落在钱王故里临安,是连接徽州和杭州的锁钥之地,自古以来关隘雄险、古道纵横,清人陆文焕曾纂修 《临安县志》,专列《古道》一篇。浙江农林大学徽杭古道文化园所在的位置,就曾经是徽杭古道一个重要的驿站,在历史上见证着整条古道的兴衰隆替。
“徽杭古道穿越重山叠嶂,从安徽到临安,最后通过多路入杭。其中一路,就经过浙江农林大学的东湖校区,与比邻犹存的千年西径古道并行呼应。
为保存历史遗迹,弘扬古道文化,学校决定在原古道遗址上恢复重建一段,其风格将呈现徽杭古道旧貌,以期更好的传承古道文化和崇学精神。”古道文化园设计师王欣教授介绍说,为了尽可能呈现古道文化原有的特点,文化园的很多设计多元素都强调传承,即使铺设古道所用的石材,也是从当地古道上搜寻来的老石板。
徽杭古道留下的是深厚的历史积淀,为了尽可能地复原徽杭古道的文化,浙江农林大学专门组织10多名专家学者,历史多年对徽杭古道进行了全面调研。
专家们研究发现,徽杭古道是徽州商人为通达江浙,谋求向外生存发展而艰难开辟的。开通后,日益成为“徽杭要津”,出现了“商旅踵接”的盛况,不仅涌现出一大批知名人物,在抗日战争时期,古道还成为运送物资的敌后通道,担负着光荣使命,成为徽杭地区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临安自古崇学好文,读书士子也多从这条路赶往杭州和京城,希冀通过科举铺就青云路。古道文化园的所在地,曾经是临安市集贤村,该村曾在后唐至南宋年间一共考中十八进士(含状元一名)。”
参与古道文化研究的浙江农林大学彭庭松博士认为,古道文化不仅体现着勇于创新、勤于创业等多个方面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也呈现着一种崇学的精神,这是所有高校都应普遍具有的精神,因此在校园里建设古道文化园,对于引导学生勤奋学习、自强自立、勇于创业等方面精神都具有有重要意义。
8月2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徽杭古道文化园建设已接近尾声,这也将成为国内首个建在高校的徽杭古道文化园。在该古道文化园里,徽杭古道线路图、古道亭、登山步道、休憩驿站、裂缝花园等小景点已经逐步呈现,9月中旬,该文化园将正式开放,成为学生休憩、座谈交流、了解古道文化的文化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