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以王忠诚名字命名的神经外科医师奖,创立于2004年,是目前我国神经外科领域最高级别的个人荣誉奖。近日,“2014年度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奖”获奖者名单正式揭晓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詹仁雅教授摘得了“2014年度学术成就奖”,这也是我省神经外科专家第一次获此殊荣。
詹仁雅教授凭借什么技术问鼎殊荣?
判断一个神经外科医生是否出众,要看医生的大动脉瘤手术和颅脑手术处理的是否足够精细准确,这是从事神经外科临床与科研工作30余年的詹仁雅教授,能够摘得2014年度王忠诚神经外科医师奖的重要原因。
2008年,詹教授及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分析了去骨瓣减压术的适应证、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更好地降低术后并发症。
遗症,如颅骨缺损、脑积水、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和神经功能缺损的重要原因。”詹教授说,“去骨瓣减压术是目前治疗颅脑损伤的重要术式之一,但我们临床发现,该手术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恰当,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高。”
为此,詹教授及其团队通过改进手术方式,对颅脑创伤的并发症和后遗症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管理,使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了15%。
此外,詹教授对颅脑创伤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方面研究发表的论文刊登在神经外科领域的三大顶尖学术期刊《欧洲神经外科学报》上,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至今仍被《新英格兰》等临床医学领域最著名的学术期刊反复引用。
动脉瘤已成为仅次于中风的第二大脑血管疾病
动脉瘤就像是血管上的休眠火山,有二次或多次喷发的可能。“第一次破裂后,第二次破裂的概率大大增加,我们要抢在第二次破裂之前把定时炸弹拆掉,否则再次喷出的动脉血会加重脑组织的损伤,最终导致患者死亡。”詹仁雅教授说。
由于动脉瘤非常凶险,以前即使动脉瘤破裂后有幸活下来并送到了医院,等检查完毕需要治疗的时候已经过了三天的急性期。此时,患者的脑水肿和脑血管痉挛都会达到一个高峰,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临床称之为“亚急性期”。这时,大部分医生常常要等到一个星期后才会给患者做手术。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那么幸运,能挺过一个星期。
“动脉瘤破裂的病人,1/3的人到不了医院就去世了,还有1/3来不及处理就死亡了,仅有剩下的1/3能够通过积极处理抢救回来。我要救回的可不仅仅是最后1/3的病人。”詹教授说。
詹教授提醒,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者,以及有动脉瘤家族史的人是动脉瘤的高危人群,动脉瘤患者如果能赶在动脉瘤破裂之前将其处理掉,那效果是相当好的,患者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建议高危人群除了要控制血压,保持愉悦的心情,规律作息外,还应定期做个头颅CTA、MRA,以便早期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