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为什么不让孩子多睡一会儿,在家门口的免费公办上学?
将时间从2012年零择校政策的节点一路播放下来,政策多大程度上促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理性抉择呢?可能不尽然。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杨建华说,只有真正做到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硬件软件的公平,“零择校”才是理智的,而不是强制的。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提纲挈领:治理择校,“治本”之举应当包括“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以及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民办过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还在于人,择校热的存在和蔓延和一些家长缺乏理性的心态有很大关系。家长们望子成龙,过分看重学校的好坏,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什么不让孩子多睡一会儿,在家门口的免费公办学校上学呢?过多的要求,孩子只怕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一位教育学者这样说。
一位刚刚回国的父亲看见“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标语,思忖之下,颇有疑惑。“对孩子来说,输赢是否那么重要?未来的输赢又该如何定义?起跑线到底在哪里?终点又在哪里?”
兼听则明:听听这些教育界人士的说法
一位教育工作者说:“公办学校零择校后,民办学校比以前更热门了,其实杭州很多公办小学办得都很不错,这个时候家长更应该冷静,没必要非选民办不可。”
“杭州民办小学录取比例10∶1,这意味着90%的孩子会落榜,这个时候,家长更要豁达淡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各种失落懊恼的情绪,也不要提什么‘失败’、‘考砸’,就让孩子觉得这只是一次尝试,一次小小的历练。”
杭二中一位班主任说:“从这几年的情况看,二中来自民办学校的学生在数量上比较占优势,但公办中学的学生还是有实力跟他们抗衡的,去年高三综合成绩排名,班里第一的学生就来自一所公办中学,这名学生最后获得了北大校长实名推荐,现在就读于北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