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崧峻先生与浙大副校长罗卫东签署捐赠协议
捐赠仪式现场,李崧峻先生介绍日记背后的故事
杭州网讯 “这些日记我整理了20年,它是我们家传的珍宝,如今这些历经磨难的珍宝终于找到了一个安稳的家!”今天,在浙大紫金港校区,李崧峻先生将自己全家的“心头肉”——祖父李辅燿的六十二本手稿日记郑重地交到了浙大副校长罗卫东手上。
李辅燿,(1848-1916),字补孝,号幼梅,湖南湘阴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光绪三年(1877)应浙江巡抚梅启照奏请,由内阁中书调任浙江钱塘江海塘工程局驻工督办,开始了与浙江省长达三十多年的不解之缘。
钱塘江海塘工程历来被官场中人视为畏途,李辅燿却迎难而上,迅速到任。经四年多的努力,“将通塘新旧石工联络一气”,被时人称为“圣朝第一大工程”。他也被称为“钱塘江首任局长”。
近代以来,中国的许多文人学者、重要官员都记有内容丰富多彩的日记,如《湘绮楼日记》、《翁同龢日记》、《李星沅日记》等,为后来学者研究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李辅燿在浙江为官三十多年,也用日记记载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这些日记内容直观地展示了晚清至民国初期中层官员的政治生态、日常生活和社会人情,尤其是当时有关钱塘江治理的记载详细而生动。其中,《石塘图说》一书,对工程的全过程作了绘图解说,可以说是一本关于清末钱塘江海塘工程的全面总结。
他的日记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燕行记事》,共一本;《回浙日记》,共五十四本(动乱中丢失一本,现存五十三本);《回湘日记》共八本,此次通过浙大出版社影印出版日记总计六十二本。
“保存这些日记的过程算得上是‘九死一生’,天灾人祸里面,我们什么都丢掉了,而有关文字方面的东西我们费尽全力保存了下来。”李崧峻先生说。
至于为什么要将这么珍贵的“礼物”无偿赠送给浙江大学,李崧峻说,有关我们祖先许多珍贵材料都能在美国的博物馆找到,而在国内的却很少。
“看重这一批残存文物的人有很多,哈佛大学也派人来谈过。但是,李家跟浙江有着四代人的联系,这是我们选择把这些‘珍宝’捐赠给浙大的原因之一。”李崧峻说。
波澜壮阔的钱塘江海潮在普通人看来只是壮丽的景观。令人想象不到的是,在明清时期,它被作为重要的国政来看待。“但是,当时的记载多为公文奏折制度章程,对于具体的运作过程却鲜为介绍,李辅燿的日记正好弥补了这块空白,对如今浙江提倡的“五水共治”和钱塘江疏浚工程有着重大的意义。”浙大历史系副教授徐立望介绍到。
除了学术价值以外,在研究者们的眼里,它同样是一件艺术品,“一页页工整的小楷,完全可以当作书法艺术来欣赏!”
六十二本珍贵的日记,用红色的绸带紧紧地系在了一起,上面还配上大大的中国结。李崧峻先生开玩笑地说,这感觉就像是在嫁女儿!
不过李崧峻先生的“女儿”找到了好“婆家”,浙大副校长罗卫东表示,出版这套日记只是工作的开始,如何研究、利用和传播才是接下来更重要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