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视频报道)
三角村党支部副书记沈丽美向记者团介绍农村文化礼堂相关情况
在这里,文化礼堂的文娱活动月月不断。
村民告诉记者,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在这里,文化礼堂的文娱活动月月不断。
文化礼堂对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进行着滋养。
平时喜爱文化活动的村民,也自发组织起各类文艺团队。
余杭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俞建新:“余杭区在文化礼堂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已达430余场。各村的“文化礼堂”已经成为农村人民进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标志性场所。 ”
“访文化礼堂 寻精神家园”活动的第二站,采访团记者小队,走进余杭乔司三角村文化礼堂,感受这个村民口中常常念叨地“温暖的家”。
新农村风貌丰富当地百姓文化生活
三角村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乔司街道的南端,作为杭州地区最大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成立于2010年3月的三角村文化礼堂,面貌还新得很。
近年来,余杭乔司街道三角村利用文化活动中心这一平台,不仅丰富当地百姓文化生活,更整合农村文化建设资源,提炼出“家、孝、和”的新农村风貌。
走进这个建筑面积达4300多名方米的活动中心,内设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配套的小剧院、篮球场、健身房、图书室、书画室、广播室等,村民来到这里,等于走进了一个包含多功能设施的农村文化综合体。
文化礼堂的文娱活动月月不断
早上,爱健身的老年人,在文化礼堂的广场上,三五成群得打上一会太极拳;中午时分,二楼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内,看书、读报的村民络绎不绝;到了晚上,爱跳排舞的阿姨们,叫上村里的好姐妹,会从自家里赶到这里相聚。
村民告诉记者,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在这里,文化礼堂的文娱活动月月不断。对于文化礼堂对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滋养,三角村的老村主任殷雪泉,深有感触,“没有建这个文化礼堂之前,村民没有文化娱乐的场所,大家精神生活是很空虚的,现在大家来到这里参加一些活动,既有去处也有乐处。”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平时喜爱文化活动的村民,也自发组织起各类文艺团队,目前活跃在三角村文化礼堂的文体队伍有村“夕阳红”艺术表演队、太极拳队、健身气功队、特色莲湘表演队、村门球队、村篮球队、文宣队等多支文体队伍。三角村党支部副书记沈丽美介绍说,如今三角村在各项比赛、交流活动中,队伍拉得出、打得响。
让外来新居民融入三角村这个“第二故乡”
丰富的文体活动,也让村民们交口称赞。从文化礼堂成立之初,就在此活动的村民余凤花告诉记者,自己的太极拳、排舞都是在这里学会的。
参加文娱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也拉近了村民之间的邻里距离,“我家是在学介村的,之前也不认识隔壁东山村的村民,现在加入太极拳队,40多个队员,个个都很熟悉。”余凤花说。
近年来,依托文化活动中心这一平台,也让在三角村的四万多外业人口,融入三角村这个“第二故乡”,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沈丽美介绍说,在三角村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比例几近10:1,平均每平方公里住着1.68万外来人口。如何让四万多外业人口融入三角村这个“第二故乡”,成为真正的新居民,实现共同发展,是当前村两委考虑最多的问题。
2013年以来,村两委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以“家、孝、和”为主题,推进新老居民融合共享,取得了一定成效。“几年来,文化礼堂的文娱活动,参与新居民人数二十多万人次。”沈丽美说,“而且他们也从参与者,成为了策划者,组织者。”
例如,成立于2012年“三角村帮帮”文化礼堂志愿者队伍,开辟了70多平米的志愿者服务站办公场所,专人负责,配备电脑、热线电话。15支专业特色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新老居民报名的志愿者400余人。“我们村里的新居民小余,他就主动加入我们的志愿者队伍,并承担着村民修理电脑的工作。”沈丽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