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随着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有序推进,多年来杭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帮助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和低收入家庭解决了在杭州生活的关键问题——住房,促进了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人口的转移转化。
除了住房,对于保障房使用者来说,与其配套的服务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保障房建设往往在初期都位于城市外围郊区,这些区域相比市中区,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设施都相对缺乏。
针对杭州市保障房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关系问题,浙江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吴一洲老师带着城乡规划系的50多名学生,在半年多时间里,调研走访了杭州都市水乡、铭和苑和田园公租房等22个典型的保障性住区,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等方式收集到大量第一手资料,从保障性住区的居住人口特征、日常生活习惯和现状保障性住区周边的服务设施情况等方面,分析杭州目前保障性住房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保障性住区的居住者职业涵盖基层员工、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管理者等,行业覆盖面广,他们大部分集中在36-55岁的年龄段,以中青年为主。居民整体文化程度在本科及以下。总体收入水平不高,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占25%,收入2000-5000元的占53%,5000元以上的很少。受到经济收入条件的限制,这些居民对公共交通和依赖度较高,主要交通方式为电动车和公交车的占58%以上。
根据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程度调研结果,居民关系程度最高的三类设施分别为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和交通设施。从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情况看,居民认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普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其中以中小学教育设施的供需失衡最为显著。根据居民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习惯调研结果,居民对于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需求,基本集中在“步行10-20分钟或自行车5-10分钟”的可容忍时间范围内,但现状设施的使用距离却大大超出该范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周边没有相应设施或觉得现有设施的服务质量太低。
吴老师说,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研究团队通过对保障性住区的详细调查,希望能引起政府部门或社会的关注,关注这些生活在我们城市中的弱势群体的现状。现在政府已经通过努力基本做到了“居者有其屋”,希望下一步能更加深入全面地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进一步做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