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委书记董悦接受专访
杭州网讯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杭州市启动了“推进科学发展 建设三城三区”——走进区县(市)全媒体采访活动。建德市委书记董悦在接受采访团专访时,介绍了建德在“推进科学发展、建设三城三区”活动中的做法和经验。
主持人:未来五年杭州要以城乡一体化、城市国际化为主抓手,着力打造“三城三区”。请您介绍一下建德在建设三城三区方面有哪些战略部署?
董 悦:建德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创业创新、建功立德,建设幸福美丽和谐新建德”的五年奋斗目标,其实也是杭州总目标在建德的地方化、具体化、特色化、实践化。
在未来的五年,建德一方面要加快城乡统筹一体化,另一方面要主动对接城市国际化。具体的抓手就是“五大工程”。
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工业要加快 “一区一园四区块”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工业未来四年冲千亿,五年翻一番,加快培育上市企业和产值超百亿元大企业。
同时谋划好科学规划、机制创新、空间拓展、产业提升、人口集聚、功能完善六篇文章。围绕老百姓最关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推进医疗卫生、文化事业、体育、社会保障、养老等各方面建设,确保财政支出的75%左右用于民生事业建设。
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让百姓有更多的参与权、话语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确立百姓的公民意识,鼓励发展各类健康有益的社会组织,进一步形成政府、社会、公民共同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并加强包括城乡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博物馆、体育设施、室内外运动休闲场所等文化设施建设。
主持人:请您给我们谈谈建德在过去两年,在加快推进杭州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董 悦: 2010年10月,我市成立城乡统筹乡发展工作委员会,下设“一办九组”,配齐配强市级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城乡统筹工作人员队伍,建立覆盖全市的统筹城乡工作网络。同时,建立健全与江干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二对一”区县(市)协作机制,历年协作资金列五县(市)第一。
两年中,建德以“一区一园四区块”为主的重点工业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杭州经济开发区每年投入2500万元协作资金支持我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先后与中房集团、中策橡胶、宋都集团、阳光集团、巨星控股等企业签订合作项目20余个,协议投资额达207亿元。
目前,“秀美山村”建设已经全面铺开。我们把建设“六有”中心村和“五美”精品村作为重点,“十二五”期间,每年建设精品村10个、重点推进中心村6个、一般整治村32个。并采用“二合一”、“二选一”、“民建公助”等模式,推进农村住房改造,目前已完成农村住房改造12000余户,完成农村住房改造用地复垦4100亩,建成了一批居住相对集聚、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的现代宜居新社区,有效引导了农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我们着力打造的“休闲观光绿道”项目,目前已初具规模,在完成三都大桥至乌石滩段全长3公里绿道建设的同时,今年将加快推进梅城镇老虎桥至三都码头,并打通老虎滩至乾潭旅游码头全长17公里的绿道建设。
主持人:建德的经济发展、城乡统筹、生态建设等工作大踏步前进,都与党的建设、干部建设等密不可分,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都有什么好举措?
董 悦: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建就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基础,这几年,我们始终坚持这一点。
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党建工作不断深化的保障,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积极的探索:我们依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和部分机关的远教视频直播系统,打破了市镇村三级时空距离和层级限制。去年利用直播平台组织全市性党员干部培训23次,分层面、分乡镇组织开展培训60余次。
我们实行了农村村级资金、资产、资源“三资”全公开化管理机制,该项机制实行后,有效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的“钱怎么管、事怎么做、干部怎么当”的问题,农村群众反映村级“三资”问题比往年同期减少三成。
我们还建立了一系列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比如民情观察员制度,每位市领导和市管正职干部联系一名“民情观察员”,畅通和拓宽公众诉求表达渠道;机关部门“双联系”制度,市级部门联系若干重点征迁户或重点信访户,加大对联系户的工作力度;“驻乡进村访户”制度,每个乡镇(街道)每晚都要有一名市管干部和若干名镇干部住在镇里,开展夜访;领导班子考核+领导干部考核+工作业绩考核,领导评价+群众评价+组织评价的“三考三评”干部考核体系,实现了“官评+民评”、“内评+外评”的有机结合,并将考评结果与评优评先、职务升降、经济奖惩“三挂钩”,确立了“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良好用人导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