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经理与大学生合影留念。
杭州网讯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这是当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人才投身到该领域的研究、发展中。
暑假期间,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杭州的农业生产企业,开展以“食品安全·物联护航”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物联网就是物与物的联系,而现在农业的目的就是将产品信息化、窗口可视化,消费者可以方便的查询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出产日期等信息。
如今,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正逐步拓宽。
在大棚控制系统中,运用物联网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等物理量参数,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
远程控制的实现使技术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对多个大棚的环境进行监测控制。采用无线网络来测量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可以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实现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跟踪。
浙江农林大学的大学生,此番实践基地选在杭州百乡缘公司,这是一家集农业技术研发、农产品培植、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技术性农业公司,为高科技运用在农产品实现了可能。
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加深了对物联网的认识,收获颇丰。
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10级学生葛品森介绍,以前他很好奇,蔬菜基地对于卖不出去的蔬菜是怎么处理的,这次通过实践,他了解到销售不出去的菜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坏掉的,这类蔬菜不能退货,应该直接处理掉;另一类是卖相差的菜,这类菜的质量往往可放心,并不影响食用,只因卖相不好而导致滞销。
对于这类蔬菜,百香缘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要么退货,以六折收购,用于食堂;要么储藏到冷库,以后作其他用处。
针对目前消费者普遍关心的农产品安全问题,百香缘通过物联网技术平台进行食品安全保障。比如通过现代技术,建设农产品产地追溯体系等。
不过通过实践,也有大学生发现,物联网在现实中的应用还不太成熟,还处于起步阶段。
比如用于产地追溯的食品编号虽然被输入网络,但目前数据还不对外公布,消费者暂时还无法进行追溯。另一方面,数据的采集由人工输入,存在部分人为因素,这对基地公司的诚信体系又提出了相关要求。
在为期两天的时间内,百香缘的相关负责人带领队员们先后参观了公司的生产基地、配送中心及各大销售点,向大学生们介绍了农产品的追溯、FRID、农残检测等应用物联网来处理食品安全的情况。
大家一致肯定了风险评估和控制的重要性,认为应该对食品中存在可识别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进行督察、监控和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