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代表市委和市委宣传部,向为下城区和杭州市文化建设付出辛勤劳动、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并就下城区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工作讲了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理解就是特指精神财富。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也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1、文化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积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理想愿望,凝结着一个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这种凝聚力是任何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甚至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历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几千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源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象征,是激励和动员各族人民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2、文化关系着经济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
过去,我们讲文化,更多的是强调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保证作用。经常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纯粹是为了经济唱戏去搭台的,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已经非常偏面。党的十七大首次把文化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文化不仅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自身也需要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不仅仅是手段,而且本身就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文化建设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杭州市正面临日益趋紧的环境与要素资源约束。破解环境资源约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把发展文创产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就是要发挥文创产业消耗小、污染少、附加值高、渗透性强等特点,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整合与提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与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文化关系着国家和城市的综合实力。
文化在综合竞争力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越来越重要。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的竞争。各地在综合竞争力竞争中的成败得失,越来越取决于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能力,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文化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和关注,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长远战略,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杭州市自2007年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5.7个百分点。2011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843.30亿元,增长14.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03%。今年一季度,文创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6.77亿元,增长15.2%,文创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61亿元,增长46.9%,增速居十大产业之首。
4、文化关系着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
文化既有“以文育人”的属性,又有“以文化人”的功能;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文化之于人类,应当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需求、普遍需求,也是终生相伴的需求。随着温饱时代的过去、物质条件的改善,随着人们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修养的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迫切、更加旺盛。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越来越成为民生不可或缺的内容,成为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成为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志。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一些人的思想困惑、精神焦虑有所增多,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的任务更加繁重。必须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同时,更好地用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更好地丰富人们精神世界,满足人们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有力推动“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