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菜单制作成本就得30元,也有很收藏价值(客户信息已隐去)。
依旧是用毛笔字书写。
同样的菜单 如今物价已经涨了10多倍
按照老菜单的规格,同样一桌菜如今在楼外楼的价值几何?这个备受网友关注的问题,让陶海明与胡顺初两位大厨陷入沉思。
80年代初,平均工资也就30来块,而楼外楼包厢的最低标准,要差不多50块。由此可见,老菜单的主人当时能花费普通百姓几乎干两个月才能拿到的工资来吃顿饭,经济条件绝对不差。
“当时来楼外楼吃饭,身份得经过审查,位置要预定,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吃得起的。”陶海明看着菜单掐指一算,估计这是一桌50至80元左右的“风味菜”。(业内将饭店供应的食品等级分为零菜(散点菜)、便餐、风味菜等,作为当时对外旅游定点餐厅的楼外楼,经常接待华侨台胞外国游客,风味菜属于高级别。)
20多年后的今天,虽然物价水平今非昔比,但个人的劳动所得也是当时所不敢想象的。因为老菜单中的“十景总盆”等菜肴已经停售,根据陶海明的估算,按照现在的物价标准,这桌菜至少不低于1000块钱。
老菜单基本停用 新的卷轴菜单更加有韵味
一式三折,正反双面印刷,散发着浓浓古典美,如今来楼外楼,还能寻觅到这种菜单的身影吗?杭州楼外楼办公室副主任王真拿出一副雪白的卷抽徐徐展开,“现在用的是这种卷轴菜单。”
这是一张用宣纸装帧起来的婚宴菜单,样子有点像古代皇帝的圣旨,菜单左右两侧,各有一枚印章,分别是楼外楼的标志和书法者的名字,毛笔字也颇有些功力。
据了解,楼外楼一直都聘任专门人员书写菜单。那份老菜单上的毛笔字,是当时被称作“迎客松”的孙彬炎老先生写的,如今的他已年近90,但气质依然很好。我们看到的新菜单出自一位姓仰的先生手笔,虽然他是聋哑人,但写得一手好字,已经在楼外楼干了10多年了。
王真说,现在的卷轴菜单仅制作成本就要30元,一般仅用于大型宴席上的主桌使用。“因为漂亮,还是有很多人收藏的。”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