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杭网原创>>原创新闻
“藏书达人”建德农村创办“农民书院”(图)

2011-06-28 20:41    杭州网

 
这家由私人创办、以广大农民为授学对象的新书院已在建德农村生根发芽。
 
 
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亲自为大同书院授牌。

杭州网讯 作为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严州府所在地,建德一直是钱塘江中游的枢纽重镇,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存。从晚唐至清末,有明确记载的严州书院不下50座,多数都分布在建德境内。

其中北宋时期范仲淹、张敬夫创办的龙山书院和丽泽书院,清康熙年间知府吴昌柞创建的文渊书院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一座由私人创办、以广大农民为授学对象的新书院——“大同书院”在这方文化的沃土上扎下了根。

这家全省首创的民间书院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不仅成为了远近村民的读书乐园,更朝着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农村学习型文化名片的目标大步迈进。

书院当家人曾获杭州市第二届十大“藏书人家”

来到建德市大同镇杨柳畈村,只要跟村民聊起“大同书院”,村民们就会热情地为你介绍一番。

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书院,由原省委副书记梁平波为它题词,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为它授牌,参观者更是络绎不绝。

有人不禁要问,这小书院一点儿不起眼,哪来这么大魅力呢?

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大同书院。眼前两层楼的房子面积并不大,总共400平方米,一楼是图书报刊阅览室和讲堂教室,二楼是本地书画家作品和特色艺术品陈列室。而这家书院的当家人叫汪国云。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汪国云是建德有名的爱书之人,曾经被评为杭州市第二届十大“藏书人家”、杭州市第四届西湖读书节十大“书迷”,家有藏书7000多册。

他喜爱买书藏书读书,却因农村物资匮乏,从小学念到高中都没有一本课外读物,这给他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面对家里的众多藏书,他开始思考:如果把书搬到乡下让孩子和大人们来阅读共享,发挥的作用会更大更好。

近万册图书 用皮卡车运了12趟

想到了,他也做到了。

在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和支持后,汪国云用借来的小皮卡车,开始和妻子两人一趟趟地把家里的书打包运到大同。没有其他人帮忙,他们就自己安装书架,整理图书。

说起来还有些心酸。“腊月二十三,村民都在忙着放鞭炮过农历小年的时候,我们还在搬书,前后运了12趟。”汪国云说,有人说这事儿“无利又倒贴”,但自己的家人朋友都很支持。

汪国云的想法也得到了建德当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多个部门还赠阅了大量书籍报刊,给了书院很大的帮助。

经过多个月的筹备,2011年5月31日,大同书院在杨柳畈村顺利落成。

记者了解到,这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书院,拥有文、史、哲方面的图书及少儿读物近万册,各类杂志40余种,党报和行业报刊50多份,陈列室内摆放着数十幅书画作品和当地独具特色的蛋雕艺术品。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蓝震 通讯员 陈迁    编辑:林尧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开心  豆瓣  人人  Twitter  Facebook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图库
历史上的18日
徐静蕾演绎纯美新娘
赔了篮球又折鞋
全球钻石极品男
童年那些刻苦铭心的玩 ...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原创新闻 支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