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附中特级教师 朱世光
浙师大附中高级教师 陈亚利
浙江在线·教育06月09日讯 历史试题整体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以三维目标立意,对中学历史教学减负增效具有良好的导向性。试题凸显理解和应用能力,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增强历史使命感。
1、创设题干情境,新颖生动多样。如运用宋代瓷器名窑分布示意图、经济史学术争鸣案例、有关会馆的碑文、地方志记载、历史场景描述、世界名画、古今论著、大事年表、学术界的评论等新材料新情境,使知识活化,融会贯通,既贴近学生,又考查能力。
2、贴近时代生活,强调“以史为鉴”。试题不刻意回避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如辛亥革命100周年、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中东问题、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趋势、邓小平理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等,引导历史教学培育具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世界意识的现代公民素养。
3、重视过程方法,考查学科能力。坚持新课改方向,稳中有进,在考查过程方法目标和学科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如第14题重在考查史学基本方法,第38题考查了对材料中着重号标明的关键词句的历史解读能力,第39题考查了对历史大事年表的解读应用能力。试题还考查了史料的理解应用、认识历史现象和趋势、“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概括和评价、比较与分析、历史的辩证的思维能力等。
4、注意梯度区分,关注知识联系。命题依据《考试说明》和《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既注重考查学生历史新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较好地体现了试题的梯度和区分度。关注知识纵横联系,如第12、21题中外关联,第38题古今贯通;注意历史课程不同模块知识的综合考查,如第12、21、23、38、39题等。就整卷而言,高中历史新课程5个模块的知识都有涉及,同时还自然涉及有关浙江的历史文化,如第13、15题等。 |